教育部简报〔2013〕第133期
北京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大胆探索实践,适应改革变化,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谋划和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使北大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等教育对内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小班课教学”改革为引领,提倡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建立双语授课的学士学位项目,加强英文授课课程和国际暑期学校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遴选、考核、问责制度。探索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培养机制,采取导师责任制、导师项目资助制、“双导师制”等新举措。健全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活动时间。强化美育教学,成立北大学生艺术总团和学生文化艺术协会,统筹规划学校文艺活动,促进艺术课程讲授和艺术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制定《北京大学章程》,形成全校文件制度汇编,推进依法治校。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加强院系、学部、校学术委员会三级体系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完善校务委员会运作模式,加强咨询评议功能。推进学校党政会议制度及工作机制改革,修订《北京大学党委常委会工作规则》和《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工作规则》,理顺决策程序。深化校(院、系)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工作,完善《北京大学校务公开目录》,规范校务公开程序。组织教代会代表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评议,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完善招生就业工作制度。推进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由被动单纯录取高考分数最高的学生向主动多样化选拔最适合北大培养的优秀学生转变,不断完善招生选拔机制和学生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以素质能力为根本、申请与全面考核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机制。制定《北京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研究完善表彰奖励、政策优惠、培训指导等激励措施。办好北京大学人才论坛,实施北京大学“人才林”工程,与国家重点地区和企业签订专项合作协议,依托挂职锻炼、就业见习、社会实践等形式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和完善就业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与评价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良性互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