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狠刹奢靡风 大兴节俭风

高校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办教育

2013-12-17 来源:教育部办公厅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3〕第134期

  近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通知》, 对教育系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提出明确要求。高校认真学习《条例》并参照通知执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成为“一致动作”确保节俭办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科技促“三节”。浙江大学建设中央厨房,实现主副产品集中加工和统一配送,对采购、初加工、烹饪、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最大程度节约原材料,推进科技节粮;在独立供水区域安装智能远传水表,通过网络将每个用水点的瞬时用水量上传至节水管理平台,如达到水量报警值将进行异常水量报警,并向责任人发送报警信息,推进科技节水;通过校园内6000余组能耗传感器,每天上传10万余组能耗和用能设备实时数据,对校园用电能耗进行实时监控、集约管理,推进科技节电。重庆大学在公共场所全部安装人体红外感应控制器和节能灯具,根据天气状况及时调整照明灯具和空调的使用。

  瘦身办赛会。作为第13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承办高校,苏州大学采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比赛讯息,减少纸质文件的大量使用。缩短开幕式时间,取消大量使用LED屏幕。舞台背景由1300余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人墙”来展示,翻板道具由包上不同颜色书皮的大学英语课本组成。比赛期间的演出全部由学生社团的志愿者参与表演,没有邀请明星或是专业演员参与。山东理工大学倡导以“节俭、务实、有序”的理念办秋季运动会,要求全校参赛单位不准借机统一购买服装,不准组织内部聚餐,不准以各种名义发放补贴津贴。

  不讲排场办校庆。成都工业学院百年校庆、哈尔滨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的所有纪念活动不求奢华,不请明星大腕,没有鲜花装点,更无礼炮助威。在校友、来宾接待上,没有任何礼品,不设任何宴请,全部采用自助餐形式,校园内小彩旗、横幅、幕布等全都旧物利用。打造“学术校庆”、“文化校庆”,回归校庆的本源,校庆活动期间,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参与讲座、论坛、会议的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逾万名。上海电机学院60周年校庆取消烟火表演,降低接待标准,共节约经费150万元,将其中100万元用于学校为都江堰设立的励志奖学金,50万元捐助学校对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市设立困难学生基金。

  将钱花在刀刃上。山西大学严控公务用车和公款招待费用,共节省约300万元,用于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学经费和大学生奖贷学金。进一步提高学生餐饮服务质量,仅价格补贴和基础设施配备两方面,较去年同比多投入了200万元。作为资金有限的新建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本着“宁愿少盖一座楼,也要将师资队伍建设好”的理念,将“最大的投资”用在师资建设上。鼓励教师留学提升水平,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专项费用2000多万元,对取得海外博士、硕士学位的分别给予5万元和2万元奖励,该专项经费年增15%。投入1000多万元,选派280名教师到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海外知名大学考察访学,出国培训的费用由学校负担80%。

  常念“光盘”拒绝“剩宴”。今年初,教育部发出通知,在高校开展反对餐桌浪费的“光盘行动”。不久前,“烟台大学7名保洁员吃剩饭倡导学生节约粮食”在各大媒体报道后,高校进一步加大了“光盘行动”力度。烟台大学组织开展“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大讨论,召开 “颗粒珍惜,勤俭惜福”主题班会,利用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向全校师生倡导杜绝浪费,争做“光盘族”。据学生调查,餐厅光盘率达98.83%。中国海洋大学组织学生参观食堂,为学生讲解食品加工过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后勤工作人员艰辛,倡导节约粮食。江西理工大学在学生食堂设立“半份菜”专窗,东北农业大学食堂推出“一两馒头、半份菜”,按半量半价收取费用,降低了伙食开销,让广大学生不再做“剩斗士”,真正告别“舌尖上的浪费”。

(责任编辑:李冰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