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北京大学多举措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2014-09-03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4〕第43期

  北京大学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认真履行“决不让任何一名优秀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承诺,实现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

  力促教育公平,助力寒门学子圆梦北大。一是明确对农村户籍和贫困地区考生的政策倾斜。2014年,在全国22个省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招收贫困专项计划学生252名,扩招达420%;录取新生中农村户籍占18.5%,为近年来最高;少数民族学生比例由2013年的9.40% 提高到11.89%,一些农民、渔民的子弟因此获得圆梦北大的机会。二是加大中西部地区招生计划。学校今年在新疆、广西、青海等西部省份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在人口大省河南的招生人数首次突破200,成为除北京外招生人数最多的省份;更多来自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的学生进入北大就读。三是加强对贫困地区高中生的帮扶和关怀。组织学生寒暑假前往贫困县高中宣传资助政策;邀请中学生到北大参观交流;在多个地区的高中建立了“燕园携手”联系点,每一位北大受助学生联系五名高中学子,点燃中学生进入大学的梦想,传递北大的关爱。

  资助无缝对接,铺就从家到校的绿色通道。一是启动暖心服务送关怀上门。招生录取结束后给全校2832名本部新生一一拨打电话了解家庭情况,宣传资助政策,做到“录取通知未送达,问候关怀先送到”;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100名学生提前发放“燕园关爱助学金”,做到“尚未报到入学,路费生活费已到卡”。二是开通电子化一站式服务。实现凭校园卡刷卡完成所有手续,办理借款、贷款、勤工助学并领取爱心礼包。三是开展个性化服务。开设服务窗口,为提前到校的贫困学生提供生活用品、助学金等服务保障;铺设“特别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极其贫困的学生提供政策咨询、生活保障服务。

  发展型资助模式,激发学生成才活力。一是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建立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基金为基础,燕园携手、彩虹工程、优才拓展等13个非经济支持项目为载体,集经济资助、能力培训、精神关爱三位一体的立体资助体系,切实培养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激发不断成才的活力。二是实施“燕园领航”、“青年领袖”计划。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均担任受助学生的燕园领航导师,在学习、成长、发展等多方面给予学生一对一的成才支持指导;依托学院开展面对面谈心、新生适应、素质拓展、学习辅导、领航导师等一系列活动,帮助新生迅速适应城市,更好更快地融入北大的学习和生活。三是搭建成才平台。联合相关院系、企业,设立“学生服务总队能力建设基地”、学生服务总队成长基金,通过主题研讨会、座谈会,积极开展优才拓展项目,帮助农村、贫困专项计划学生提升能力、拓展资源。

(责任编辑:王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