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4〕第54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教育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取得了积极成效。
多方式引导,营造浓厚氛围。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甘肃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上连续发表署名文章,谈认识、讲体会。各级教育部门在门户网站均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全省中小学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长期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在校园广播、报纸刊物开设专栏6700多个,在学校食堂、教室、公寓等张贴宣传标语24000多条。各高校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组织60多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在师生中进行广泛宣讲,做到所有专业、全体师生全覆盖。加强学校网络论坛、BBS、QQ群以及广播电视、报纸刊物、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阵地管理,强化核心价值观正面引导,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三五工程”,每年评选命名50所“示范学校”、50名“好校长”、500名“好教师”。
多渠道融入,切实抓好“三进”。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研究制定《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实施方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中。实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精品学科建设工程,2014年起遴选各地校级精品课程,打造省级精品课程,2018年建成全省开放共享的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体系。开展“领导干部进校园”“高校领导进课堂”活动,实施名师名家示范课工程和思政课择优推广计划。逐步建立省、市、县德育名师工作室,建设覆盖城乡学校的网络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展示活动,总结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做法好经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落实教育见面会、恳谈会、交心会和道德现场教育课“三会一课”制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组织编写《从心开始》《我身边的榜样 我身边的警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等70多种宣传教育读本,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多样化推进,丰富活动载体。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传家风、树校风、正学风”活动,开展“诚实守信好少年”评选、“诚信故事大讲堂”以及诚信考试、诚实信贷系列诚信教育活动。高校重点开展“寻找身边活雷锋”“我学习、我践行”“校园文明我先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暑期红色之旅”“爱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传递青春梦?共话大学情”“思者无域、行者无疆——诗文英雄争霸赛”“丁香花开——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生活全过程,让青年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小学从勤俭节约入手,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节粮、节水、节电,养成学习生活的好习惯;从交通规则入手,教育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做马路文明小天使;从文明礼貌入手,教育孩子们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勇敢,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