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6〕第50期
华东政法大学把本科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精心设计和有效落实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本科教学教师队伍,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制度化安排,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成立激励计划工作小组,多部门联合制定11项激励计划配套制度和19项激励方案,从师德建设、青年助教、岗位评定、竞赛资助和创新本科课堂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建立班级导师与坐班导师机制、试点教考分离改革等方面作了系统安排,确保激励计划落实到位。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鼓励学科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承担2门以上本科课程教学任务,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成为法学本科教学的中坚力量。2015-2016年度,共开设137门次新课程,214名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120名教师担任校内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超过50%。
开放式辅导,提高教师本科教学能力。将新进任课教师、师资博士后、行政教辅人员全部纳入岗前培训,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技巧、名师教学经验推广等培训模块,有针对性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依托国家级、市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八大类核心课程和八大类通识课程综合育人体系,推广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和案例研讨式、学生参与式、竞赛融合式教学方法。全校13个学院的31个教研室、教学团队在激励计划支持下,围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和课程建设、课程考核等开展专项研究。落实任课教师每周2课时在课外为本科生坐班答疑、辅导学业制度,形成了晨读、晚自习、读书会、案例分析、学术交流、模拟法庭竞赛指导、网上课堂等系列特色辅导方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动态性评估,督促教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听课,有关部门和各院系通过听课评课、学生反馈、专家巡视等方式持续抓学风、教风,检查结果作为有关部门和各院系负责人年终考核量化指标,作为教师退出、晋升和激励的主要依据。将每年5月和11月确定为“本科教学质量月”,邀请校外学科带头人和行业专家进校听课、评阅试卷、审阅论文,开展专业评估。定期组织开展校内专项督查,及时掌握本科教学现状,集中解决薄弱环节和教学难点,实现本科教学质量动态监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