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7〕第7期
各地以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中小学校安全教育水平和中小学生安全素养,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安全教育针对性。各地在常规安全教育中突出教育重点,因地因时设计安排相关安全教育活动。广东以“提升应急避险能力,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启动开展应急疏散示范演练、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学生防溺水体验式教学百场巡回宣讲活动。新疆以消防安全、地震知识、禁毒教育、交通安全、自救互救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进校园公益活动。四川、海南组织学生开展预防踩踏事故演练、安全疏散演练等,并加强对演练过程的监测。陕西铜川家校合作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欺凌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广西贵港以“水上平安交通,安全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创新教育形式,提高安全教育有效性。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扩大安全教育覆盖面。上海深化互联网+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中小学生骑车注意事项,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浙江制作推广校园消防安全漫画,向学生直观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重庆为每名中小学生提供了“安全攻略”,包括10道安全知识题、重点交通路段安全提示等,贴近学生实际普及安全知识。教育部委托湖南卫视以预防溺水、交通安全、预防高空坠落为主题,播出三期安全教育日专题节目,通过大型实验、专家现场教学、VCR短剧等生动形式,促进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三期节目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累计收视率为2.25%,收看学生规模近2900万人。
抓好常态教育,促进安全教育规范化。各地坚持将安全教育摆在日常教育工作重要位置,促进安全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江西吉安以“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把安全教育日拓展为安全教育月,通过宣传展板、国旗下讲话、黑板报评比、安全教育讲座、教师例会等方式,促进安全教育长效开展。山西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对学校外出集体活动用车、政府购买服务等作出规定,为校车安全管理划下“硬杠杠”。山东安丘在校舍建筑、供水设施、周边环境等设置安全警示牌,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强化师资培训,推动安全教育专业化。各地积极参加网上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安全教育师资培训,推动教师运用视频和PPT组织安全教育教学,实施家校安全教育互动,开展安全教育效果评价。依托平台已有15.7万所中小学校专门开设了安全课程,148.8万名教师参与授课,8513万名学生参加网上学习。云南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方责任保险培训班,提高校长、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学校安全管理能力。广东开设应急管理培训班,加强对安全教育授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升教师安全教育专业水平。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