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实施文化兴校战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努力打造良好育人环境。经过严格评选,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华南理工大学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让校园文化根基“强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以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举办红色经典音乐会,由师生自导自演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先行者孙中山》,把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举办“解读校训”展览,拍摄校歌MV,推出“校史回眸”专题网站和电视专题片《甲子华章——华南理工大学60年纪事》,出版《印象华园》《华园故事》等30余本校园文化系列丛书,强化校训校歌校史育人功能。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110余场,吸引近10万人次师生观看,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持续开展“岭南追梦”行动,组织全校351个党支部、870个团支部、661个班集体和2万余名党员团员,到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口帮扶村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让校园文化环境“美起来”。建设美丽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使校园文化环境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加强校园四季景观规划和标志性人文景观建设,出台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修缮37处历史建筑和人文史迹,并制作校园人文景观图册和360度VR场景等,深入宣传环境文化。制定校园安全管理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食堂、学生公寓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定期举行消防疏散等应急演练,提高校园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通过举办节能低碳、节水和资源循环利用报告会以及废旧物品回收交换绿植、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等方式,加强节能环保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让校园文化品牌“实起来”。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在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构建校、院、班三级校园文化活动格局,投入专项经费打造“青马工程英才培育班”、“高举团旗跟党走青年月”、“科技文化节”、“社团活动月”、“‘世纪木棉’学术系列讲座”、“我最喜爱的导师”等品牌活动,近五年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近3900项,参与人数超过22万人次。将实践育人纳入教学计划,健全学生志愿服务评价体系,每年评选“十佳公益团体”、举办公益文化节,近五年有5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各类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清明义工”志愿服务连续开展了30年。积极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岛、学生创业体验馆、创新俱乐部等,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支持学生创新实践,课外科研本科生参与率达60%。
让校园文化机制“活起来”。将文明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实施创建文明校园系统工程,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目标,着力提升思想道德、领导班子、师德师风、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活动阵地建设水平,打造“文明华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行动,制定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等70余份工作方案和配套制度,实行清单管理。实施学风建设“卓越工程”,集聚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在刻苦学习中确立科学精神、锤炼品行情操。实施“兴华人才工程”和“兴华学者人才计划”,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支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创新师德师风管理办法,促进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