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贵州省发展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

2017-12-12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7〕第53期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贵州清镇职教城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攻重点之一,努力打造教育优先排头兵、产业发展支柱石、脱贫致富直通车。

  坚持规划优先、投入优先,打造教育优先排头兵。举全省之力支持职业教育率先突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出台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颁布职业教育条例,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从2013年起实施教育“9+3”计划,在巩固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大力发展3年免费中职教育,各级党政机关行政办公经费压缩5%以上并全部用来办教育。投入180余亿元建设贵州清镇职教城,实行产教城互动发展模式,已集聚省内优质职业院校19所,入驻师生10万余人。全省职业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全国最低的62%提升到87%。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产业发展支柱石。构建“一体两翼多节点”的院校布局和紧扣产业、错位发展、动态调整的专业体系,在黔中经济区重点建设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城镇建设管理等专业,在黔北经济协作区重点建设特色轻工、生态农业等专业,在毕水兴能源富集区重点建设资源深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在三州民族地区重点建设文化旅游、民族医药等专业。探索“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推动54所职业院校入驻工业园区办学,投入8.5亿元实施职业院校内涵发展行动和质量提升工程,2017届职业院校毕业生在省内就业比例由10年前的30%上升到70%。发挥区位优势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平台,建立清镇职教中心、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等合作机构,举办职业教育博览会,配合“贵州制造”走出国门。

  推动职教一人、脱贫一家,打造脱贫致富直通车。实施扶智计划,运用扶贫云等大数据平台准确掌握贫困生基数和动态,实行初三学生整班移交,并遴选100所职业学校挂牌建设“百校扶贫基地”,面向深度贫困地区开办200余个全免费、订单式就业精准脱贫班,2017年全省职业院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1万名;健全完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施免除教科书费、住宿费并补助扶贫专项助学金的省级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实施自强行动,通过三年中职或高职教育,将贫困家庭学生培养成德技兼修、自立自强、阳光自信的技术技能人才,并通过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重点推荐等方式,确保毕业后顺利就业。实施造血工程,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面向深度贫困地区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和贫困人口农技培训,3年内实现全省12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采取“学校+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把学校物资需求同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业合作社对接起来,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