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天津市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2017-12-12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7〕第54期

  天津市坚持以行业办学为主,健全政府统筹、行业主办、教育管理、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高水平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加快构建具有天津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健全行业办学管理体制。长期坚持“两不变、一不减、一加强”,即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管理的体制不变,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渠道不变,经费额度不减,由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统筹和宏观管理。进一步明确“两完善、一增长、一加强”, 即完善有约束力的行业办学业绩政绩考核制度,强化行业对院校发展的责任,强化院校领导班子选聘、调整、考核与教育行政部门会商机制;完善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渠道,每年适度递增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加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等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教学工作诊断改进制度。全市80%以上的高职院校和50%以上的中职学校都由行业举办,具有鲜明行业背景。

  深化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探索形成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组织举办“五业联动”高端讲堂20期,邀请国内外行业企业专家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剖析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市教委联合相关委办局组建8个行业大类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接职业岗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年社会培训量达26万人次。支持高职院校设立“大师工作室”,建设一批“行业技术工程中心”、“企业文化体验中心”,每年选派万余人次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引进500名企业技能高手到学校兼课任教。组建22个职教集团,建立校企合作董事会、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三级贯通式”管理体制,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对接度达90%以上。

  推行德技并修培养模式。把弘扬工匠精神贯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以行业为纽带,统筹中高职发展,探索行业内的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和衔接培养新模式,并成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深入开展中高职5年系统化培养试验和高职本科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积极拓展服务“一带一路”的海外职业教育市场,依托行业支持,已设立泰国、英国两个海外“鲁班工坊”,并建设131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试点班,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