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湖北省坚持“四力并进”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学校最鲜亮底色

——全国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之三

2018-10-25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8〕第24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在教育系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宣讲”、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督查”、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大调研”,强化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政治责任,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有力加强;扎实推进党建质量提升攻坚,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创新高校“五个思政”和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机制,广大师生“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不断增强。

  增强政治领导力,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地落实。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教育生态、育人文化一体建设、一体培育、一体净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是政治站位上践行“两个维护”。研究制定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实施办法,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学习贯彻维护党章,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教育工作全过程。开展“千万师生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建立党性定期研判分析制度,在立德树人中铸牢广大师生忠诚之魂,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政治要求上实现全面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健全省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省委常委和党员副省长联系高校、联系人才制度。成立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推动高校党委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构建中小学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党组织管党治党履责督导考核,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让抓好党建工作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办学治校的基本功。三是政治生态上持续净化。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高校开展新一轮政治巡视,着力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对大中小学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质量,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努力建设立德树人的纯洁高地。

  增强思想引领力,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教育系统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一是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百万大学生“学习新思想同上一堂课”,组织学习成果展示交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名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百名马克思主义学者“理论宣讲”,百所高校结对百县“入户宣讲”。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九个坚持”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四个着力”“四个切实”殷殷嘱托为元为纲,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奋力谱写教育现代化的湖北篇章。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教育实践活动。二是深化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资源,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宏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系统推进“五个思政”,以价值塑造为核心推进学生思政,引导广大学生拥护核心,听党话、跟党走;以马院马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学科思政,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育人水平;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推进教师思政,完善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双考核”机制;以协同育人为重点推进课程思政,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协同发力转变;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进环境思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三是落实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坚决抵制和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弱化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等错误言行,绝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

  增强群众组织力,确保党的组织体系建好建强。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深入推动党建质量攻坚,将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一是强化“头雁”效应。以政治标准为首要标准,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书记,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工程、中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提升工程、党性修养提升工程。全面落实“校长是中共党员的同时任党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进党委班子”要求。向15所民办高校选派党委书记,今年实现全覆盖。二是强化典型引领。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创建一批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党支部。对评选出的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党支部,加强常态化跟踪指导,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机制办法、工作品牌。推进“双带头人”“双引领人”培育工程全面覆盖。三是强化从严管理。修订湖北省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出台院系党组织和教师党支部建设实施办法,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制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发挥民办高校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夯实党建工作基层基础。建立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结对共建机制。

  增强社会号召力,确保党的执政基础筑牢筑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确保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一是构筑坚强阵地。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学校最鲜亮的底色,使校园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坚强阵地。二是厚植发展优势。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两类学校”建设计划、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本科高校教学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计划等,切实解决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湖北现代化。三是凝聚精神力量。深入推进“党旗领航”工程,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高地。做好改革开放40周年等宣讲教育引导,发出“湖北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全社会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培育“荆楚楷模”“楚天园丁”“校园好人”等典型,放大先进典型“联排效应”,引领社会新风尚。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