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中山大学推进“五位一体”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各地各校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系列之四

2018-12-27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18〕第62期

  中山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大学习、大宣传、大培训、大调研、大落实,“五位一体”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增强干部师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全面掀起大学习,凝聚师生共识。先后组织召开校党委常委会、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校统一战线组织负责人会议、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座谈会、学生工作师生座谈会等,由党委书记、校长主讲或主持,以上率下传达学习大会精神,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热潮。各院系、附属医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全体职工大会、班主任午餐会、学生干部会议等,由院长、系主任、党委(党支部)书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传达学习,进一步推动大会精神走深走实。各基层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会等,组织专题学习研讨,推动大会精神在基层扎根。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设立专项课题,鼓励师生开展学习研究和理论阐释。

  系统构建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制定学习宣传工作方案,多平台、多渠道推出“新时代@教育”专栏,同步推送系列学习热议文章、新闻报道。鼓励师生发表原创学习稿件及艺术作品,评选报送21幅(组)书画摄影作品参加全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党建书画摄影作品大赛,选送10份作品参加中央网信办“新时代新青年谈改革开放”高校媒体网评作品征集活动。结合校史教育,组织学生编排并展演《中山情》《笃行》等红色话剧,策划《笃行与薪传——马克思主义在中山大学的实践与传承》专题展览,深入挖掘中山大学红色基因,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进行名师名医专访、院长系主任专访,举办“新时代中大力量”人物评选、“劳模故事会”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部署组织大培训,加强理论武装。制定《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工作方案》和《开展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对谈工作方案》,针对校领导、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青年骨干教师、党员同志等,以宣讲对谈、专题辅导、在线学习等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培训。部分职能部门、院系、附属医院等通过专题辅导、公开课、红色教育或校史教育培训班、“卓越计划”辅导员工作室等形式,对师生代表、学生骨干、入党积极分子、辅导员队伍等进行分类指导和培训。教育引导干部师生结合思想学、联系工作学、带着问题学,真正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深悟透,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切实开展大调研,强化成果运用。党委书记带队开展党建大调研,着重围绕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等方面,深入院系、附属医院了解情况。校长带队开展学科建设调研,着重围绕“双一流”建设和“院系办校”专门听取意见建议。组织校教代会代表、二级党委工会主席委员等赴珠海校区开展调研。通过调研,了解院系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经验做法,找准影响学校事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实施改革的举措建议,整理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厘清思路、谋求对策。

  全力推进大落实,深化综合改革。在全校范围内有计划、有节点地推进各项改革举措,确保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在实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落实体育教育发展规划,优化设计实践育人环节,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凝练学科专业,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积极推动高层次协同育人;推进东盟十国留学生培养工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启动拔尖人才和卓越人才培养2.0计划。着力建设良好班风学风,以制定实施《学生班级集体建设指引》为抓手,通过标准化设置班委会,构建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发挥作用的育人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优良师德师风,建立健全教师荣休制度,实施重大教学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完善教师发展机制,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推动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考核,选树优秀教师典型,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