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安徽召开全省教育大会 奏响江淮大地教育改革新篇章

2019-07-11 来源:教育部收藏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辑〔2019〕第24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4月18日,安徽召开全省教育大会,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安徽教育工作,吹起建设新时代教育强省的号角。

  一、大会基本情况

  安徽省教育大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研究了全省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安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省辖市市委书记、分管负责同志和教育局局长,省直有关单位、中央驻皖有关单位、省属企业和本科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合肥市、亳州市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二、大会主要成果

  (一)增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政治自觉。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多次深入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考察并同师生座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治性、战略性,是指导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安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笃信笃行,全力推动新时代安徽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确立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会议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安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和安徽省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明确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会议强调,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进安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落实“四个坚定不移”,推动全省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聚焦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育新人”。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五育”并重、坚持办好关键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基础性工作,坚定不移“强队伍”。抓好抓实师德师风建设、专业素质提升、管理制度改革、政策待遇落地,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聚焦公平正义,坚定不移增强群众教育“获得感”。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特殊群体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聚焦根本动力,坚定不移“推改革”。抓住教育评价改革“牛鼻子”、落实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硬任务”、树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风向标”、激发教育开放“活力源”,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四)出台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系列政策。在深入调研、精准把握安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针对影响安徽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印发《安徽省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全力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意见》;制定《加快推进安徽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实行财政转移支付与中小学教师待遇优先保障政策落实挂钩的实施意见》《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规划(2018—2022年)》等,为新时代安徽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要求,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坚持“五育”并重,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三)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严格的制度规定和日常教育督导结合起来,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统筹实施“国培计划”,大力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政策和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

  (四)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广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办学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落实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深化普通高中教学改革,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专项改革成效显著、示范辐射效果明显的优质高中。大力推进特殊群体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关心帮助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学习发展。推进教育精准脱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控辍保学机制,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五)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高峰”“高原”学科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校转型发展。主动对接国家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和长江教育创新带建设,全面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交流合作,进一步激发教育开放活力。

  (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担负思想政治工作把关定向、统筹指导责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使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