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青海省“五个聚焦”精准施策 全力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

——“教育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之三

2021-01-22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20〕第41期

  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以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以破解瓶颈制约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聚焦靶心任务,加强控辍保学。瞄准义务教育“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目标要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关于全面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 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通告》,制定《关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控辍保学制度保障体系。召开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电视电话会议,开展控辍保学攻坚行动,建立户籍信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与学籍信息比对机制,逐一摸排劝返疑似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采取随班就读、单独编班、普职融合、送教上门等形式,科学设置课程,确保劝返复学学生“留得住、学得好”,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建立关爱帮扶机制,组织任课教师、支教教师、校外辅导员与学生“结对子”,针对劝返复学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实际,开展帮扶帮教工作。

  聚焦教育资助,减轻就学负担。不断完善教育资助政策,在落实好国家各项奖助学金政策的基础上,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地域全覆盖、阶段相衔接的资助体系。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实施15年教育资助,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孤残学生等不因贫困而失学。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覆盖深度贫困地区,规定义务教育除保留校服费、伙食费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构建以政府为主,各行业部门、社会组织、企业捐助和个人捐款等多种资助方式相结合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资助工作的根本,以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为契机,开展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活动,培养学生励志成才、感恩祖国、诚信做人、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

  聚焦政策扶持,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建设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2018年以来,累计向深度贫困地区投入各类教育建设项目资金24.77亿元,全面实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等项目,建成校舍79.27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大班额”“大通铺”“明火取暖”等突出问题,实现“一州一特校”目标。推动高校招生政策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近五年来,高职精准扶贫招生计划累计录取深度贫困县学生5140名,为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更多机会。推动就业帮扶政策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持续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就业指导、宣传引导和咨询服务,举办全省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专场招聘会,帮助贫困家庭毕业生及时充分就业,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签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聚焦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调整完善特岗教师招聘政策,实现“当年招聘、当年纳编”,进一步增强新聘特岗教师归属感和稳定性,2018年以来为深度贫困县共输送特岗教师87名。建立“省定标准、市州考招”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支持基层和边远地区学校选聘优秀人才补充教师队伍。开展中小学教师招聘“柔性用编”试点,将预退休人员编制提前纳入人员补充用编计划,加快周转速度,提高编制使用效益。按照“州来州去”原则,为六州农牧区中小学校定向培养汉藏双语理科骨干教师、小学全科及音体美等紧缺学科专业教师,2018年以来共聘用公费师范生809名。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立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荣誉制度,持续推进省内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每年选派500名东部地区教师赴青南地区开展“组团式”支教帮扶。

  聚焦智力帮扶,增强内生动力。强化对口支援,2018年青海省政府与对口援青的六省(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签订“6+1”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青海省教育厅、六个自治州人民政府与六省市教育部门签署教育支援帮扶合作三方协议。相关省市选派支教教师赴各市州中小学校开展“团队式”支教帮扶。全力支持办好省内异地建设的三江源民族中学、玉树海东中学和西宁果洛中学等学校,重点做好面向深度贫困地区的招生工作,2018年以来,共招收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海南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高中(中职)学生7171名。积极探索招生新模式,单列“面向退役军人”计划和“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计划,拓宽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组织开展民族地区提升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专项培训,针对15个深度贫困县不会讲普通话的青壮年农牧民实施“语言扶贫”App项目,提高深度贫困地区农牧民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