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四川省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之八

2023-03-24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23〕第8期

  四川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战略引领、组织创新、深度融合、系统推进,加快推动高校科研组织模式改革,集聚力量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强化重点领域攻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设立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高校组建科研联合体,开展基础研究重大协同攻关。近年来,高校获批基础研究项目和经费均占85%以上,2022年四川省科技奖励中75%以上的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均为高校获得。二是加快关键突破。聚焦工业软件、轨道交通、生物科技等重点领域,积极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集中大攻关,以创新引领破解卡点堵点痛点。如,四川农业大学攻克水稻育种等关键技术,服务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三是加大协同创新。聚焦区域产业需求,打通创新资源流动壁垒,建设高校材料协同科创平台,构建“厅(局)+市(州)+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政府建平台、企业提需求、高校强攻关的创新格局,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努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如,2022年高校在相关材料产业领域实施重大攻关项目70余项,部分关键技术达到领先水平。

  创新科研组织形式,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一是强化战略科技平台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校参与的科创平台,围绕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等领域参与组建4个“天府实验室”,高校建设国家级战略科技平台88个,占全省70%以上。二是加强战略科技人才引育。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每年单列安排高校引才育才奖补资金2亿元。实施高校优秀青年团队建设计划和天府科技英才培养计划,设立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项目,促进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积极推进专职科研队伍建设,遴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研究能力和潜力的青年人才,组建跨学科、跨领域优秀团队,进一步夯实有组织科研基础。三是创新一流学科建设机制。制定《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投入经费31亿元,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机制,依托一流学科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持续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四是优化产学研一体化布局。与企业生产、市场需求相结合,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需求“三张清单”,推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促进人才链、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一是推进成果转化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组织保障和资源配置,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加强部门协同、鼓励创新改革,探索打造职务科技成果评价、管理、转化的新路径新模式。截至2022年底,高校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1200余项,新创办企业500余家,带动企业投资近115亿元。二是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出台《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赋予科研项目负责人更大的科研自主权,更好地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实施科研项目“揭榜制”和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推动“科创十条”在高校落地落实。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出台32条具体举措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完善科研成果衡量标准,引导科研人员积极参与重大任务攻关,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实施“三个倍增”行动。推进实施科研经费、产出、转化“三个倍增”行动,组织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出台《关于推动高校强化科技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行动的意见》,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打造跨高校院所的新型中试研发平台,2022年高校签订产学研合同超万项,平均年增幅超30%,有力促进科技成果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不断推动创新价值实现和创新驱动发展。

(责任编辑:刘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