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复旦大学加强有组织科研 提升高水平自主创新能力

2024-09-12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24〕第27期

  复旦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教育部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关要求,坚持以建设研究型高校为目标,着力强化有组织科研,在平台建设、范式变革、成果转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提升高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创新策源能级,建强科研攻关“大平台”。一是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建平台。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在人员互聘、研究生培养、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前瞻性部署信息、医药、数理、生物、化学等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实体化运行。二是聚焦助力地方发展建平台。积极承接上海市打造具有国际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创新高地的重点任务,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构建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和新工科建设引擎。拓展校地合作,与地方政府共建宁波研究院、珠海研究院、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等地方研究院,“十四五”至今新建75家校企联合实验室,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三是聚焦推进原始创新建平台。作为上海市“基础研究高地”建设的第一个试点高校,率先成立相辉研究院,积极建立符合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和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研究环境,目前已启动37项“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项目。将实体运行科研机构作为推动原始创新成果突破的重要平台,纳入学校重点支持范畴,目前已建设实体运行科研机构超过50个,为实质性推动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医科交叉提供保障。

  强化人工智能驱动,打造科学研究“新范式”。一是用好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 “关键一招”。组建学校党政领导牵头、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秘书单位、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科学智能工作专班,成立交叉研究发展中心(筹),系统梳理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发展规律,组织和布局相关科研项目,制定专项基金实施方案,推动全校开展有组织交叉研究。各院系自主设立科学智能研究中心,组织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高质量研讨交流活动。二是以超算集群驱动科研集群攻关。建设复旦大学CFFF专用计算平台,建成面向多学科融合创新的智能计算集群“切问”一号和面向高精尖研究的专用高性能计算集群“近思”一号。通过布局建设算力跻身世界前沿的计算平台,在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领域凝聚资源,形成科研集群力量开展持续攻关,目前在大气科学领域已训练出拥有45亿参数、预测效果达到业界领先的伏羲气象大模型。三是涵养“AI+”学科交叉驱动的创新生态。牵头组建战略性新型研发机构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构建生命科学、大气科学、物质科学、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多模态大模型和生成式AI算法,助力医药、气象、新材料、社会治理等多学科领域实现科研范式革新。四是探索人才培养新范式。建设本研一体化的AI课程体系,设置AI通识基础、专业核心、学科进阶、垂域应用等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择课程,将前沿科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整合协同创新资源,贯通成果转化“全链条”。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出台《复旦大学赋予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制定知识产权管理、作价投资、人员兼职、离岗创业、知识产权转化运营等相关政策,建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不断打通作价投资的成果转化路径,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二是集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坚持“难题共答、平台共建、资源共聚、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原则,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创立复旦科创母基金,首期规模达10亿元。充分发挥母基金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引导子基金投资“卡脖子”技术和科技前沿领域的转化项目。三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共建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形成“概念验证服务+线上平台赋能+区域分中心联动+产学研合作”的可复制模式,打通“技术应用研究—产品工艺验证—中试放大及功能验证—市场分析评估—工业化生产”接力环节,推动前沿科技成果高水平、高效率孵化培育和转化落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锻造科研创新“主力军”。一是打造科研人才团队。强化科研团队培育工作,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设立国家重大项目预研项目,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组织科研攻关。建立校内分级资助体系,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计划,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团队,对重大任务攻关团队在科研团队建设经费和博士生招生名额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指挥棒,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行以综合准入标准为基础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注重人才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弱化相关数量指标在人才评价中的权重。坚持分类评价,根据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类别,按照不同岗位类别、不同层级教师的岗位职责,引导二级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学科特点的综合准入标准和考核要求,更好支持青年人才潜心静气从事研究。三是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举办“青听学术沙龙”品牌活动,围绕“AI与医疗跨学科融合”“人工智能和可持续科学”“青年科学家项目申报”等主题凝聚学术共识。连续举办8届“复旦大学光华青年学者论坛”品牌活动,通过学术研讨会和人才洽谈会等形式,为各学科领域集聚一批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

(责任编辑:刘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