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结合学科贴近身边人和事
9月23日,长沙市21中。温暖的秋日阳光暖暖地洒进教室,一个充满激情的女声在阳光下抑扬顿挫,那是学校党委书记杜慧在与语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今天是她给大家作讲座--《永远的民族魂--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赏析》。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杜慧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比如语文,他们就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地理,要结合介绍祖国大好河山;历史,则要对极富民族气节和精神的历史名人重点宣传。杜慧向记者重点介绍了一节由历史教师组织的高一学生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是诚信。一开始,3名学生踊跃发言,阐述什么是诚信。接着,4名学生分别讲述了古今中外的4个诚信故事;还有6名学生则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列举了一大堆有关诚信的格言。
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保证做到诚信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严格遵守‘守则’和‘规范’。”“作业不抄袭,考试不舞弊。”“在家里要督促父母不偷税、漏税。”这些大实话引来了一片善意的笑声。“只有诚信,你的事业才会成功,你的人生才会辉煌。”一直在旁边观看班会的班主任、省级骨干教师张南平最后趁热打铁总结道。
据介绍,为了这次班会,张南平事先布置学生们作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主动参与,又自觉地受到了教育,比讲大道理效果好得多。
据悉,长沙市乃至湖南省此前专门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作了部署。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民族精神教育要贯穿整个德育工作中,各校都要开展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学科教学中更要适时渗透。(本报记者 李伦娥)
云南:用足地方民族文化资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秋季开学第一天,云南师范大学附中体艺馆,900名附中师生高声朗诵岳飞的《满江红》。这是云南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上的一个镜头。来自昆明部分中小学校1200名师生参加了启动仪式。
大理州博物馆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活动月期间,大理全州16个国家级、省级和州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滇西抗战是中华民族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场。至今保留着较多滇西抗战遗迹的保山龙陵县,以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制作的7个电视系列片,向中小学生和全社会播放。在中小学校还开展以滇西抗战为主题的作文竞赛,举行报告会、研讨会和大型主题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滇中玉溪市在各县区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反映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古诗文、格言、名篇佳作诵读和歌咏、演讲、故事会,主题班团队会等校园文化活动。
怒江州则把尊重、发扬、继承少数民族良好的民风民俗,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传统美德,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编写印发的《爱我怒江》系列乡土教材走进了学生课堂。
思茅市大力开展民族艺术教育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风貌,创编了一套体现当地5种主要少数民族艺术特色的校园民族舞蹈,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普及,成为每个学生喜闻乐见、人人掌握的校园课间民族舞蹈。
进入活动月以来,省会城市昆明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培育和塑造昆明精神结合起来,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