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各地各校积极行动支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2010-04-20 来源:教育部收藏

  自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以来,全国各地各校师生员工高度关注灾区情况,心系灾区人民,迅速做出反应,积极捐款捐物,派出相关人员参与救援,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抗震救灾。

  青海省迅速行动,紧急开展救援和自救。省教育厅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及相关学生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心理救援工作指导组,抽调全省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心理救援专家小组和现场救援工作组赶赴灾区开展工作,现已发放2000册心理救援宣传册。省教育厅已将数十万元救灾物资和紧急调配的复课所需教学物资运往玉树灾区,并积极做好接收灾区学生就学安置工作。青海大学在安抚玉树籍学生的同时,在校内开展献血活动,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抗震救灾医疗队。青海民族大学在发出慰问信的同时,捐赠的500床被褥已运抵灾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紧急组建了抗震救灾医疗小分队赶赴灾区。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警官职业学校等已派出志愿者到省城各大医院从事藏语或康巴语翻译工作。据统计,全省高校及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已捐款180余万元。

  派出医疗和科技队伍,多种形式支援灾区。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派出42名医护人员参加卫生部组织的京津第一批地震救援医疗队奔赴灾区。吉林大学仅用2小时就组成了31人的医疗队,生活保障物资及药品准备到位,随时准备出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组成29人的“湘雅救援医疗队”即将驰援青海玉树灾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成了8人抗震救灾医疗救治队携带医疗救治物资已奔赴灾区展开工作,紧急准备了价值800万元的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随时待命。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迅速组织了五支医疗救援队,首批两支医疗队携带价值10万多元的药品、器械等,已随湖北省卫生厅的医疗队启程奔赴青海震区。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组建了26名医护人员的第一批医疗队已赴灾区,第二批40人的医疗队也已集结完毕。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组成了58人的“赴青海地震灾区医疗救援队”,并从多个科室腾挪出60余张床位,专门收治地震灾区伤员。武汉大学充分发挥测绘遥感信息学科优势,由李德仁院士率领的专家组利用先进的测绘遥感技术为及时掌握震区灾情和搜救受灾群众做了积极贡献。清华大学、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建筑职业学院等校也已派出房屋鉴定专家和地震伤员救治医疗队,赶赴灾区参与工作。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藏民族学院、成都礼仪职中、成都西藏中学等派出师生积极担当藏语翻译或参与伤员护理工作。

  看望慰问灾区伤员,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西安交通大学全力以赴进行接收灾区伤员的治疗工作。清华大学捐款30万元用于在灾区开展医疗救治服务和灾区家庭财产受损、亲人遇难学生的困难补助。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教育系统、四川省考试院及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陕西理工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河南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等校发起了募捐活动,纷纷为玉树同胞奉献爱心,期盼灾区人民能早日脱离险境。湖北、四川、广西等省区教育厅向灾区师生发去了慰问信。

  关心来自灾区学生,切实做好帮扶工作。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校彻底摸排受灾学生家庭受灾情况,做好学生的帮扶工作。部分高校已启动相应资助计划,对家庭受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并预备了一批勤工助学岗位,保证灾区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受影响。西南大学启动“人间有爱”资助计划,对家庭受灾非常严重的学生发放了一次性困难补助,对受灾影响较小的予以补助救助。西安交通大学为每位来自灾区的学生发放了临时生活补助。西藏藏医学院按受灾程度分别给予玉树籍学生临时性困难补贴。

(责任编辑: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