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用心为学生搭建创业成才桥梁

――追记浙江省宁海职教中心“终身班主任”张彩花

2010-02-07收藏

  2009年11月29日上午,天色阴沉。浙江省宁海殡仪馆长安厅内,浙江省宁海职教中心教师张彩花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遗体上覆盖着锦被。这是张彩花的学生花了1万多元给他们的老师精心布置的。

  2000多人的吊唁队伍从长安厅内排到殡仪馆门口。他们中很多人都是连夜从外地赶回来的,最远的是从宁夏坐飞机赶来;许多人已经连续几天几夜守在灵堂,陪伴老师走过最后一段路程。

  8天前的晚上,张彩花和16岁的女儿前后脚从超市购物出来。当时,张彩花走在人行道上,一辆失控的轿车穿过绿化带,撞上了张彩花。

  车祸后,张彩花因大出血住进医院。因为要不停换血输血,医院血库告急。11月23日早晨,学校3000多名师生自发要求为张彩花献血,当地献血车也开到学校。可是,献血献到一半时,从医院传来消息,张彩花过世了。

  2009年12月11日,宁波市教育局正式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向张彩花学习活动;此前,浙江省宁海县教育局已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张彩花老师,争当人民满意教师”主题教育活动。

  将班级文化延伸到校外

  张彩花,1965年4月出生。1988年8月,张彩花从浙江农技师专毕业,分配到宁海职教中心担任电子电工专业教师,1997年后担任数学教师至今。从事职教工作22年来,她先后担任了机械、旅游烹饪、汽修等专业的8届班主任和2届副班主任。

  “为学生一生规划,让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张彩花的带班理念。她十分重视“班级后文化”建设,把班级文化延伸到校外,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学校、班主任继续与毕业生保持一定联系,组织毕业学生开展联系沟通、继续教育、创业扶持、合作交流等。

  烹饪班毕业的学生想去外面承包饭店,会来咨询张彩花;机械专业的学生自己创业去接业务单子,也会来跟张彩花商量;更多的时候,毕业生们在张彩花的召集下聚在一起,畅谈创业中的艰辛和快乐,介绍创业经验,交流创业心得。

  95(4)班毕业生牟良永原先是一名技术工人,他脑子灵活,爱钻研,在技术创新上有一手。当时,他在一家公司做技术工人,通过自己钻研,创新了一项制作工艺。在几次学生聚会中,张彩花了解了他的经历后,就鼓励他创业,并为他联系启动资金,最终使牟良永创业成功。

  正是因为有张彩花的牵线搭桥,95(4)班出现了34个“小老板”,出现了群体成才现象。在这个班毕业生创办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与模具、塑料制造行业有关,这些企业大都结成了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成为当地颇具影响的“同学族企业”。(下转第二版)

  2007年,张彩花因此被学校授予首位“终身班主任”荣誉称号,她用行动为毕业生撑起了创业成才的天空。

  校长盛高成说:“学校一直推行创业教育,但之前一直都局限在学校里面,并没有把创业教育延伸到校外,延伸到学生毕业之后。”在对张彩花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后,宁海职教中心提出了“为学生一生规划,让学生一生受益”的教育理念,开始全面推行“班级后文化”建设。

  在教学上最讲认真的人

  开学第一课,张彩花在黑板上郑重写下“认真”两个大字,教导学生们凡事都要讲求认真,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才会做好每一件事。从此,“认真”就融入了班级全体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陈洪是张彩花生前最后一个班――高三机械(1)班的学生。不久前,陈洪又一次领教了张老师的认真。一次夜自修,作业都做完了,因为无聊,陈洪就和别的同学下起了象棋,结果被张彩花抓个正着,全都被带到办公室。

  批评教育后,别的学生都回教室了,只有陈洪还留在办公室,听着张老师和赶来的父母对自己的批评,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陈洪心里很窝火:“象棋又不是我一个人在下,为什么不叫别的同学的父母,只抓住我一个不放,这不是存心和我过不去吗?”

  第二天课间,张彩花找到口服心不服的陈洪。“你上次的月考数学成绩进步很大,老师也看出来了,你很聪明,可是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呢?老师最看不起的就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认真的人了!”张彩花的一席话,让陈洪深受触动,暗暗下决心要拿出行动证明自己,可是没想到,这么快老师就不在了。

  对学生严格要求和讲求认真,是张彩花一直强调的。她常说,这都是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不严格要求,不讲求认真,职高的学生怎么会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呢?

  无私关爱学生不求回报

  张彩花去世已经有好些天了,可是高三机械(1)班学生蔡涛还是不能接受。提起张老师,他的眼中噙满了泪水,他永远记得张老师第一次到他家里家访的情景。

  那是2007年9月一个周日的晚上,张彩花发现蔡涛没返校,问了学生才知道他因为家境贫困准备辍学去打工了。刚开学时,张彩花就注意到蔡涛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脚上是打着补丁的胶鞋。了解到他家境困难后,张彩花向学校申请减免了他的学杂费,让他安心学习。

  之后,张彩花又买了些东西,坐车去家访。蔡涛家住得偏远,张老师转了两次车,足足走了近两个小时才赶到他家。看着夜色中老师的身影,蔡涛的父母感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当晚就让孩子同张彩花回到学校。第二天,张彩花还特意开了个临时班会,号召全班学生为蔡涛捐款。

  可是,由于家境贫困,不久蔡涛又有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张彩花就一次次去他家,把他带回学校。终于,当张彩花第5次家访后,蔡涛哭着说:“老师,您比我妈妈还亲!您放心,我一定会安心学习,好好报答您的!”

  张彩花常说,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来的都是学生,我凭良心教。郑成松是95届(4)班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好,右腿又有伤,一度很自卑。张彩花从不嫌弃他,不但在生活上格外照顾他,还让他当班干部。

  平时,张彩花的生活过得很简朴,但却从来不拒绝学生的要求。这就是张彩花,一个拥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陈云松)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7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