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让运动成为学生习惯 让阳光充满和谐校园

第十一届全国中运会开幕

2011-07-17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李海燕 摄)

  本报内蒙古包头7月16日讯(记者 李小伟)7月的鹿城繁花似锦,7月的草原生机勃发。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主办,包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今晚在包头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重要批示,她首先向中运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举办中运会是今年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和当代中学生精神风貌的一次集中检阅和展示。她强调,这是首次在西部地区举办中运会,希望通过中运会,进一步推动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央七号文件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中学生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宣布运动会开幕。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组委会主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出席开幕式并致词。

  袁贵仁指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007年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对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央的亲切关怀,为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袁贵仁强调,全国教育系统要认真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营造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让运动成为学生习惯,让阳光充满和谐校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希望中学生体育健儿们秉承“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中运会宗旨,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奋勇拼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谊。希望全体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为人师表,热情服务,为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和运动会的和谐、精彩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届运动会是第一次在我国西部地区举办的全国综合性学生运动会,也是设项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中学生体育盛会,共设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毽球共9个大项,213个小项。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4个代表团、211支运动队、2832名运动员参赛。中运会期间,还将举行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表彰2010年百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活动。

(责任编辑:张珏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