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视频会发言材料

2013-05-16 来源:教育部收藏

创新机制  加强培训

大力培养践行强教之梦的管理队伍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

  近些年,我们始终把加强干部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积极探索多层面、广覆盖、竞争性、长效化的干部培训机制。近三年,省一级累计投入干训经费3670多万元,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5万余人次。

  一、以规划为引领,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局谋划干部培训工作

  致力于事业规划与培训计划相同步。在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教育规划中,强调干部培养培训要求,并与规划相配套,制定实施有关加强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小学(幼儿园)培训工作绩效考核等文件。致力于改革重心与培训重点相吻合。围绕着推进双师型队伍、中高职衔接、高中新课改等改革,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举办高校党委书记校(院)长、市教育局长暑期读书会。致力于推动工作和培养干部相结合。为了规范和提升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每年从公办本科高校遴选3-4名优秀干部兼任民办高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为了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干部国际化视野,每年组织高校优秀干部、中小学骨干校长赴国(境)外进修。

  二、以协同为理念,着力整合干部培养培训资源

  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在高校初步建立了省管干部省委统筹重点培训,优秀中青年干部委厅协调优先培训,其他干部以高校为主全员培训的分层级、立体化干训体系,多形式满足干部培训需求。实施校际联合培训。整合高校资源,以全省5个高教园区为培训片区,建立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经费共担的校际联合培训平台,依托5个平台仅去年就培训高校中层干部近1000人次,相当于过去五年全省高校培训干部的总量。借助优质资源开展培训。每年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浙江大学合作开办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实施长三角三省一市互派高校优秀干部到对方高水平学校挂职锻炼机制以及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养培训计划,还帮助高校引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培训平台,启动建立浙江领导干部网络学院高校分院。

  三、以机制为保障,不断夯实干部培养培训各项基础性工作

  强化需求导向。每年开展培训需求和效果调研,在高校实行干部培训“计划公布-需求预报-统筹调训”制度,对中小学校(园)长实行网上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及课程制度。强化质量保障。建立高校和中小学干训师资库,实施学评教和末位淘汰制,大力开发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强化技术支撑。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干部选课、进程监控、评教评学等一站式、全过程、网络化管理。强化考核激励。将干部培训情况纳入高校党建考评、干部年度述职以及竞争性选拔干部量化评价,完善教育系统科学和谐绩效考核中干部教师培训指标,实施新任校(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使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强化经费保障。高校干训经费年年增长,要求各地财政每年按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用于教师、校(园)长培训,建立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开放竞争的机制,实现培训经费“跟着项目走”、“跟着干部走”。

  我省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这次视频会议精神为契机,对照《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加强统筹规划,全面建立干部培训五年一轮通盘谋划、中期督促检查、每年一次专题研究、年终总结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模式机制,提升培训实效,5年内完成高校省管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省级一轮培训,同时选拔400名优秀中青年校(园)长列入“浙派名师名校长培训工程”、16000名正职校(园)长开展省级集中研修,着力培养一大批坚定践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实现中国“教育梦”而努力奋斗的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

发挥办学优势,锐意改革创新

大规模高质量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

  清华大学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中组部、教育部部署,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着眼大局,构建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我校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保证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

  根据实际制定了全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院系广泛参与的体制机制。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各类培训,五年来举办中层干部学习班5期、新任和后备干部培训班7期、学术带头人研讨班1期,培训干部近3000人次。

  同时,积极面向全国开展干部培训。2009年成为首批全国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以来,我校以中组部安排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为龙头,以部门和地方委托的干部培训为重点,以企事业单位干部培训为基础,建立起多层次、专业化、广覆盖的干部培训体系,累计培训17万人次。

  二、改革创新,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入调研干部队伍状况和中层干部胜任力,准确把握培训的现实需要和前瞻性需求,针对不同类型干部分别制定培训目标,对新任正职干部强调把握全局、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对年轻干部加强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对党外干部和学术带头人注重启发思想觉悟。

  二是坚持质量首位,打造高水平培训课程体系。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并参考国内外高校案例,精心选择政策法规、国际形势、高等教育管理、科学决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领导艺术、团队合作、沟通技能、心理学等三大模块10类课程,并利用每年面向全国的近千个干部培训班次,组织校内干部跟班学习或旁听,大大丰富了培训内容。

  三是坚持科学管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在集中培训基础上,开发干部选学系统,采用“弹性选修制”和“培训学分制”。加强“藤影荷声”网建设,形成干部培训网络学习平台。这些措施把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集中要求与个性化需要结合起来,增强了培训的灵活性自主性。

  四是坚持开放办学,探索干部培训国际化模式。在中组部支持下,我校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合作举办了“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高级研究班”。同时,学校连续三年举办行政管理骨干海外培训班,近百人分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著名高校参加一个月的研修,既有讲授式的理论学习,又有实践式的“影子学习”,提高了管理水平。

  三、面向未来,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我校将根据《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要求,制定和实施新一轮干部培训规划,不断提高培训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制订更加科学的培训方案,综合应用研究式培训、案例讨论、体验、模拟、参观等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培训方法。

  二是加强培训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学校党建综合网站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块,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将培训情况纳入干部信息库和干部考核内容。

  三是加强统筹协调,服务全国干部培训。加强基地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境内外资源,争取为全国和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作出更大贡献。

创新管理求实效,抓好干训促发展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黄百炼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国教育系统培训县处级以上党政教育管理干部、高校领导干部和高层次专家人才。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五年来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3万余人,其中教育行政干部7949人,高校管理干部5759人,高层次专家人才3953人,职业院校校长4236人,组织海外培训团组36个,培训高校领导800人,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办学治校骨干队伍做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主阵地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确立“一个中心四个平台”的发展规划,不断拓展培训规模和培训功能。学院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扩大培训规模,从年培训三千人次发展到六千多人次;培训类型拓展为二十几个;年培训项目从二十多个增加到今年的近百个。不断拓展培训功能,在立足于把学院建成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中心的基础上,为部机关积极构建决策调研咨询平台,为参训学员搭建改革发展科研平台,为教育干部创建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为教育系统重要部署和学术交流提供服务平台。二是适应干部多样化学习需求,形成“一体两翼”培训格局。学院突出培训主体功能,一手抓面授培训;一手抓远程培训。2008年起开通“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建立各类教育干部网上培训平台,平均每天在线学习5000人左右,五年来共培训50多万人次,满足了广大教育干部自主选学、在线学习、适时学习、急用先学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三是坚持按需施训,分类培训,精心设计完善重点班次教学计划。对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地县教育局长培训班等部党组下达的重点培训任务,学院精心组织教学。重点班次教学计划都经过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每期培训班结束,院领导班子成员都要组织学员座谈会,认真听取学员意见,作为改进下一期计划的重要依据。四是以能力提升为根本,按照干部教育规律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方式从过去的专题报告、小组讨论、大会交流,发展到春、秋季论坛,校长、书记、局长讲坛,学术沙龙,对口交流,专题调研,新视野讲座、情景模拟、影子培训、体验式教学、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十多种,大大活跃了培训文化,丰富了学习内涵。五是以党性修养为前提,加强学风管理,提高参训学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十分重视对学员的党性修养和学风管理,特别是重视学员状况调研,重视开班第一课,加强学员管理制度建设,创新学员自我管理模式,有禁有导活跃生活等。学院复办以来没发生过一起严重违纪事件。

  即将实施的《教育系统干部培训2013—2017年规划》对未来五年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学院将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我们要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根本任务,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激发培训动力,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涵,追求培训实效。要围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大专题培训力度。以破解难题为突破口,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动态、新部署、新经验,将它们及时转化为培训新内容,提高培训内容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要围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做到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心在哪里,就把干部培训工作覆盖到哪里。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党组有关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的精神。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刻苦努力和严谨求知的学风。严格执行培训制度,严肃培训纪律,严格学员管理,把学院办成教育干部学习提高的加油站,党性锻炼的大熔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责任编辑:陈思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