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概况
(一)背景
2002年,西部地区仍有372个县(市、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个团场尚未实现“两基”。为扶持这些地区实现“两基”目标,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
该计划于2003年12月30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2月16日国务院批转执行。国务院成立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陈至立国务委员任组长,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任成员。
(二)目标
1、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扫除600万文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
2、到2007年,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分别实现各自的“两基”目标,切实巩固提高现有的“两基”成果,完成攻坚任务,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
3、截至2002年尚未实现“两基”的372个县(市、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个团场,到2007年,除特别困难的达到国家“普六”验收标准外,其余的要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
(三)措施
--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西部“普九”的瓶颈问题。
--实施“两免一补”,扶持贫困家庭学生就学。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缓解西部优质教学资源短缺和师资不足问题,促进均衡发展。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
(四)各地规划汇总情况
1、到2007年,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将达到98.4%,比2002年底的77%提高21.4个百分点。共有314个县级单位在2004年至2007年实现“两基”目标(2003年西部已有54个县级单位实现“两基”)。
2007年以后,仍有42个人口很少、基础较差、经济落后、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的县分别规划于2009和2010年实现“两基”。
2、以省为单位实现“两基”的时间表是:
时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9年 |
2010年 |
单位 |
兵团 |
内蒙古、贵州、陕西 |
广西、重庆、宁夏、新疆 |
云南 |
四川、西藏、甘肃、青海 |
3、以县为单位的规划进度是:
时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县级单位数(个) |
100 |
87 |
70 |
57 |
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 |
86.2 |
90.8 |
95.6 |
98.4 |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概况
(一)2004年―2007年总体规划
--规划资金总额95.5亿元,其中中央专款90亿元(另10亿元将在2007年视各地工作情况按“以奖代补”原则安排),占94.21%。
--规划共覆盖953个县,其中西部“两基”攻坚县404个(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8个团场)。
--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7727所,其中小学2579所,初中4381所。
--规划预期效益是,解决165万新增学生的入学问题,购置图书1040万册、课桌凳112万单人套、学生用床163万张。
(二)2004年、2005年下达的年度项目
2004、2005年,国家三部委批复项目学校4893所,下达中央专项资金60亿元,批复校舍建设面积近93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如顺利建成,项目学校数可完成总体规划的63.3%,工程投资可完成总体规划的66.3%,校舍建设面积可完成总体规划的67.4%,可以解决72.3%的预计新增学生和66%的预计新增寄宿生的学习、生活问题。
(三)已批复项目的实际进展
据统计,截止2005年6月底,2004年、2005年中央专项资金已全部下达到省。2004年的中央专项资金已基本拨付到县。各地2004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土建项目大部分相继开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已开工2167所学校,占批复数的92%,其中,西部省份1628所,占其批复数的95%。
--在建施工面积311万平方米,占批复面积的68.4%,其中,西部省份259万平方米,占其批复面积的70.1%。
--已竣工490所,占批复学校的20.7%,其中,西部省份368所,占其批复学校的21.4%。
--已竣工面积94.9万平方米,占批复面积的20.9%,其中,西部省份78.6万平方米,占其批复面积的21.3%。
三、相关工作概况
(一)启动、部署
2004年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召开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两基”攻坚是政府行为。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后,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其中一半以上省份的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2004年7月5日,国家三部委与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别签署“两基”攻坚责任书。随后,各省也相继与所辖攻坚县签订了责任书。
(二)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导、督促
2004年,温家宝总理、陈至立国务委员多次就“两基”攻坚作出重要批示,并在赴地方视察时对当地农村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进行指导。2005年,陈至立国务委员多次听取“两基”攻坚工作汇报,明确指示有关部门今年6月底以前批复2005年项目、下达中央专项资金,明年进一步提前;同时要出台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程进展。
(三)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
三部委制定了《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的有关意见》。国家“两基”攻坚办相继制定了《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土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四)各级教育、发改、财政部门和“两基”办努力抓落实
--国家“两基”攻坚办于2004年6月、11月和2005年3月先后三次召开攻坚办主任工作会议,分别就成立机构、明确责任、加快进度、保证质量等提出明确工作要求。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两基”攻坚办,也多次召开不同形式的启动会、汇报会、现场会,有的省还建立了定期会议调度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议。
--2004年11月至12月,国家“两基”攻坚办组织三个检查组对贵州、广西、重庆等6省(自治区、直辖市)“两基”攻坚工作进行了检查和调研。2005年通过多种形式对西部各省的工作进行了多次督促、检查。地方教育、发改、财政部门和“两基”攻坚办对所属项目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督查、指导。有的定期检查,每季度一次;有的集中抽调人员,集中进行全面检查;有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长期进行检查指导。
--各级“两基”攻坚办均专门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并及时在有关媒体公布了项目建设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建设“阳光工程”。
整体上看,通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两基”攻坚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起步扎实、进展顺利,大部分地方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建设,一些地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地处北方的大部分省份施工期短,要顺利2004和2005年的建设任务,尚需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项目学校进一步高度重视,加大努力,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