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35号)精神,结合我部职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将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及时做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传达贯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部部长张柏林同志及时向部党组传达了黄菊副总理的讲话精神,进行专门的讨论,并就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意见。4月28日,以人事部文件的形式印发了柏林同志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要求各地人事部门提高认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大事,积极引导,多方拓展,结合自身实际,扎实有效地做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福建、河北、山东、湖北等地人事部门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会议,及时作了传达部署。上海、甘肃等地人事部门与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办发〔2004〕35号文件的政策意见,对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其他省市的人事部门也积极行动,努力配合有关部门,在会议和文件精神的传达贯彻落实中,创造性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二、发挥人事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我们加大政策和信息导向力度,整合信息网络平台资源,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把为高校毕业生服务与加强人才市场公共服务功能结合起来,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
一是我部下发了《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推荐就业等服务;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毕业生就业公益性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专业性、行业性的供需见面会、网上洽谈会;积极与科研院所、国有大型企业联系,设立一批毕业生实习基地、创业基地,为毕业生就业或自主创业创造条件;注意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服务力度,做好就业推荐工作;切实做好未就业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其户口迁转、人事档案管理、择业培训等工作;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积极为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提供集体户口、转正定级、党团关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社会保险金缴纳等服务,实行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此外,还要求各地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向人事部和地方政府报告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二是着手建立“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做好毕业生需求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目前,我部正研制开发“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该网定位为公益性网站,拟在全国各省(区、市)建立信息工作站,重点收集各地毕业生需求信息,力争在两至三年内,逐步形成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站、劳动力市场网站相贯通、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方便毕业生求职择业。此外,该网还将发布有关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发布人才市场统计情况及市场供需情况分析,定期组织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招聘活动等。
三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目前,全国省、地(市)、县(市)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已达3000多家,互联网站点5000余个,人才信息数据库2万个左右,1100多个市区(县)实现了联网,人才市场服务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要充分发挥各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的作用,在人才市场中设立专门的部门或窗口,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提供所需的服务。前不久,我们分别在广州、重庆、武汉等国家级人才市场中增挂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充分发挥现有人才市场功能,促进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更好地满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需要。
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抓好会议和文件确定的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配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通知》。4月12日还参加了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召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在会上我部侯建良副部长发了言,要求各地人事部门充分认识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重要意义,积极配合共青团和教育部门,抓好宣传和引导工作,认真主动地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优质服务;要做好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地区服务期间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并免收服务费;对服务期满自主择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各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积极为他们提供需求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为他们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提供方便;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报考党政机关的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国家机关公务员,并根据文件规定,适当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二是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目前,据我们了解,北京、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山东等地,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开展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级或乡镇基层工作,我们也会同有关地区进行了调研。下一步我们计划按照《国务院2002-2005年西部人才规划》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研究制定有关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层就业。
四、主动联系,密切配合,积极稳妥地做好下一步工作
近期我部将重点了解各地贯彻落实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情况,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有关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总结推广各地开展公共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典型经验,举办第二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与教育、劳动等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切实有效地保证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