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三部委联合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要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
答:在全国第31个植树节到来之际,三部委共同组织全国大中小学校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总得来说,希望达到以下三方面的效果:一是通过全体在校学生的广泛参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通过活动改善校园育人环境,通过校园绿化、美化,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绿色环境。三是以校园绿化和在广大学生中弘扬生态文明为切入点,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问:三部委《通知》中对校园绿化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开展好这项活动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通知》对学校绿化的要求,是在总结了近年来学校绿化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基础上提出的。学校开展这项活动要把握好几个方面:首先,要高度重视,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做好规划。建设绿色校园既是推进绿化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又是育人的需要。优美宜人的育人环境,让一代又一代毕业生终身难忘。不少人回忆起当年的学校生活,楼房可能拆掉了,人模样可能模糊了,但是校园的那片树林却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现在有些新校园楼多树少,这种状况要尽快予以改变。其次,要坚持以种树为主,绿化校园。树木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要选择当地适用、好维护、易存活的树种开展校园绿化活动,让学校树木成林、绿树成荫。再次,要以校园绿化为载体,组织全体青少年人人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及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和改善环境的责任意识,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最后,突出学校特色。校园绿化要突出学校特色,要综合考虑所选择的绿色植物的特性功能、学校地域环境以及校园布局的合理性,科学规划、彰显特色;要与校园文化特色相结合,充分发挥好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问:对于那些校园面积较小的学校通过何种方式开展这次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答: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活动,必须坚持因校制宜,从每一所学校的实际出发。要坚持重在参与、教育为主,不搞形式主义,更重要的是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对广大学生有吸引力的活动。对于目前绿化环境好的学校,要提高校园绿化的层次、水平,更好地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积极组织学生护树、养树。对于校园面积较小、不具备大面积绿化条件的学校,鼓励采取拆墙透绿、垂直挂绿、屋顶增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提高校园绿化水平,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到校外参与植树活动。
问:如何理解《通知》所发出的传播和推动每一名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种一棵树的倡议?
答:植树是全民义务,要从青少年学生抓起。组织广大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是加强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三部委发出了每一名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种一棵树的倡议,其目的是强化青少年学生植树护绿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具体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在校园植树护树,也可以参加社区和校外的植树活动。
问:绿化、教育和林业部门在这次活动中要发挥好哪些方面的作用?
答:各地绿化、教育、林业部门要联合行动,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好这项活动。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制定校园绿化规划,推动校园植树,提高学校绿化水平;绿化、林业部门要把校园绿化列入当地植树和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并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种苗资源和技术力量优势,对校园绿化加强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免费或优惠提供适用的种苗。
全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将于今年3月底,在北京联合举办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的帷幕。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