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用爱心唱响时代的颂歌

--记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罗建勇捐献骨髓先进事迹

2005-01-04收藏

  11月25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罗建勇尽管发低烧,但为了挽救江苏一位不知姓名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他仍然勇敢地捐献了骨髓(造血干细胞)。罗建勇以自己的骨髓谱写了一曲时代的颂歌,不仅感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消息传出,也让他所在学院的全体师生为他感到无比的骄傲。

 爱心献他人

 

  来自广东梅州的罗建勇,今年21岁,个子不高,看起来虽然清瘦,但非常精神。他是2003年考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就读消防工程专业的。入学以后,罗建勇热心投身学院开展的各种公益活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每年都有300多名学生无偿献血,目前报名自愿捐献骨髓的学生有30多人。去年11月,罗建勇同学参加学院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时,在骨髓库中留存了个人资料。今年暑假期间,他在深圳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说江苏有个白血病患者急需健康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而他自己去年献血时留下的白细胞抗原经检测恰好与之相吻合,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他是否愿意为这位病人做干细胞移植。罗建勇在电话中了解捐献骨髓对捐献者身体有无影响,当他得到不会影响捐献者健康的确切答复后,欣然答应为那位素不相识的病人捐献骨髓。

“存心”瞒父母

  在捐骨髓之前他打电话回家,将情况告诉父母后。虽然罗建勇是长子,但在家里深受母亲的疼爱。当他刚透露出一点捐献骨髓的意思,母亲就吓了一跳,在父母心目中那是最伤身体的事了,怎能将骨髓捐给别人?妈妈强烈反对,但是罗建勇不忍心撒手不管,于是他上网查询相关捐献资料,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无碍,就瞒着家人同意捐献。他决定“先斩后奏”,干脆在捐献之后健健康康地出现在家人面前,母亲才会放下心来。 11月22日,罗建勇如约来到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干细胞移植手术前的各项检查。

耐心做手术

  在正式捐献骨髓之前医院为罗建勇进行了5次体检都过了关。11月25日,当他正要上手术台做捐献骨髓手术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天他有些感冒,突然低发烧,然而江苏病人的病情再也不允许这样等下去了。于是医院有关专家开会研究,仍决定尽快实施捐献手术。当日下午,罗建勇退烧后,于5点钟时开始进行手术,捐献手术进行了5个小时,晚上10点多时他才做完手术。一般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次就行,可是罗建勇捐献的对象个头比较大,需要的造血干细胞多些。因此第二天11点钟,医生又为罗建勇进行捐献手术,他在手术室里又呆了近5个小时。尽管手术时间较长,但罗建勇始终耐心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完手术。两次手术,罗建勇共捐献了240毫升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所捐献的骨髓于26日当天火速送达江苏,医护人员连夜为32岁的受捐病患者实施了骨髓移植手术。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琳,在罗建勇出院的那天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负责受捐方移植手术的大夫打来电话,说罗建勇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非常理想,那位32岁的江苏白血病患者手术后情况良好。

热心当“话筒”

  一般的捐献骨髓者需休息半个月才能恢复,罗建勇在捐献骨髓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他刚住院7天就打算回学校。罗建勇所在病房的床头上张贴着2幅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有关材料的宣传画,闲下来时,罗建勇常看这宣传画。他的感悟是,大部分健康人都可以捐献骨髓,关键是大家对这种行为不甚了解,如果知道这事并不可怕,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捐献的行列。罗建勇说:“当看到自己的血液在别人体内流淌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幸福的事。”他还说,如果下一次遇到有病人需要他捐献骨髓,他愿捐第二次。罗建勇告诉前往医院采访他的记者,出院以后他会自觉充当宣传捐献骨髓的“话筒”,多向大家做这方面的宣传,因为大家对捐献骨髓的事还不太了解,他要以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捐献骨髓并不可怕,希望大家一同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罗建勇是海南省建立骨髓资料库后第5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的善举,树立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榜样,受到了全体师生的崇敬和全社会的好评。12月7日罗建勇同学应邀参加了海南省红十字会第四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受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表彰,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亲自为他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