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8日)
5月15日至17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江苏省张家港、常熟、太仓三个县级市(以下简称“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本次督导检查是依据《义务教育法》、《教育督导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按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和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规划进行的。
在三市检查期间,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共检查学校51所,其中,小学29所,初中22所;核查了三市的相关文件资料及数据;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19个;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3382份,回收有效问卷3380份;通过随机及电话访谈等方式,征求了299人的意见。
检查组对三市的督导检查意见如下:
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与检查结论
按照《办法》规定,检查组对三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办法》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应在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本省(区、市)办学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省(区、市)应根据相关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国家标准,制定既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与国家标准基本相符的省级标准。江苏省结合本省实际,就办学基本标准制定了六个方面20项指标。检查组重点核查了三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体育运动场馆、图书、实验室、专用教室、计算机、师生比、高一级教师学历比例、每校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等10项核心指标,审查结果是:各学校均达到了省级评估标准。10项核心指标达到情况详见下表。
三市小学、初中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县 (市、区) |
学校 |
达标学校数 |
生均占地 面积 (小学18㎡ 初中23㎡) |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小学4.5㎡ 初中6㎡) |
生均体育活动场馆 (小学4㎡ 初中300米田径场) |
生均 图书 册数 (小学20册 初中30册) |
实验室个数 (小学1个 初中3个) |
专用教室(音体美)个数 (各有1个) |
生均计算机台数 (生均0.1台) |
师生比 (小学1:21 初中1:16) |
教师高一级学历 (小学70% 初中60%) |
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每校都有) |
综合评估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L8 |
L9 |
L10 |
L11 | |||
张家港 |
小学 |
学校总数 |
37 |
37 |
37 |
37 |
37 |
37 |
37 |
37 |
37 |
37 |
37 |
达标学校数 |
29 |
36 |
34 |
37 |
37 |
37 |
37 |
37 |
37 |
37 |
37 | ||
初中 |
学校总数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
达标学校数 |
27 |
28 |
23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
常 熟 |
小学 |
学校总数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达标学校数 |
43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
初中 |
学校总数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
达标学校数 |
33 |
35 |
27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
太 仓 |
小学 |
学校总数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达标学校数 |
26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
初中 |
学校总数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
达标学校数 |
15 |
15 |
12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说明:1. 江苏省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体系共20项指标,该表中所列10项为其中的核心指标。
2. 如有3项及以上指标不达标,该校不能认定为合格学校。
3. 县域所有学校达到省定合格学校标准,才具备申报“基本均衡县(市、区)”资格。
(二)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
《办法》规定,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评估标准为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计算差异系数的8项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差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差异系数的值越小,说明县域内校际间的差异也越小,即学校间的均衡程度越高。核查结果是: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张家港分别为:0.291、0.280,常熟市分别为:0.276、0.465,太仓市分别为:0.549、0.253,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指标达到情况详见下表。
三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表
县(市、区) |
学校 |
差异系数 |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
生均图书册数 |
师生比 |
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 |
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 |
综合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L8 |
L9 | |||
小学 |
全县平均值 |
4.93 |
7.26 |
1985 |
14.0 |
28.3 |
0.054 |
0.051 |
0.037 |
- | |
差异系数 |
0.399 |
0.552 |
0.386 |
0.276 |
0.246 |
0.120 |
0.128 |
0.217 |
0.291 | ||
初中 |
全县平均值 |
8.13 |
14.84 |
3362 |
17.6 |
51.1 |
0.087 |
0.083 |
0.070 |
- | |
差异系数 |
0.335 |
0.432 |
0.398 |
0.354 |
0.331 |
0.121 |
0.109 |
0.158 |
0.280 | ||
常 熟 |
小学 |
全县平均值 |
5.17 |
7.48 |
2527 |
20.0 |
26.5 |
0.059 |
0.054 |
0.041 |
- |
差异系数 |
0.378 |
0.415 |
0.512 |
0.268 |
0.263 |
0.083 |
0.118 |
0.174 |
0.276 | ||
初中 |
全县平均值 |
7.31 |
14.20 |
2914 |
25.5 |
43.8 |
0.091 |
0.082 |
0.068 |
- | |
差异系数 |
0.493 |
0.614 |
0.346 |
0.37 |
0.523 |
0.319 |
0.300 |
0.273 |
0.405 | ||
太 仓 |
小学 |
全县平均值 |
5.05 |
8.11 |
2159 |
15.8 |
28.5 |
0.060 |
0.056 |
0.029 |
- |
差异系数 |
1.446 |
1.207 |
0.462 |
0.307 |
0.269 |
0.165 |
0.172 |
0.365 |
0.549 | ||
初中 |
全县平均值 |
6.36 |
14.33 |
3585 |
24.0 |
37.0 |
0.090 |
0.083 |
0.052 |
- | |
差异系数 |
0.302 |
0.402 |
0.376 |
0.288 |
0.271 |
0.078 |
0.085 |
0.221 |
0.253 |
说明:“全县平均值”是指该县小学(初中)该项指标的全县所有学校的平均值,用于评价该县差异系数是在什么水平下达标的。
(三)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工作情况
《办法》规定,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17项指标进行,省级可适当增加指标,总分为100分,评估标准不低于85分。江苏省在本省实施办法中增加了4项指标,共21项指标。核查结果是,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的得分情况分别为99分、97分、97分,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指标达到情况详见下表。
说明:表中加粗部分为江苏省新增加指标。
三市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评估得分 | ||
L1 |
L2 |
L3 |
L4 | ||
张家港 |
常熟 |
太仓 | |||
入学机会(20分) |
1.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公办学校吸纳比例不低于70%。 |
5 |
5 |
5 |
5 |
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
4 |
4 |
4 |
4 | |
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85%。 |
3 |
3 |
3 |
3 | |
4. 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各初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已经达到70%以上的可每年持平)。 |
4 |
4 |
4 |
4 | |
5.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没有违法进行考试招生的现象。 |
4 |
4 |
4 |
4 | |
保障机制(25分) |
1.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
1 |
1 |
1 |
1 |
2. 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 |
8 |
8 |
6 |
6 | |
3.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并有效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
6 |
5 |
6 |
6 | |
4.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省级规定要求。 |
5 |
5 |
5 |
5 | |
5.财政投入向农村学校倾斜。 |
5 |
5 |
5 |
5 | |
教师队伍(35分) |
1.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 |
5 |
5 |
5 |
5 |
2.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合理,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小学1:21,初中1:16)。 |
7 |
7 |
7 |
7 | |
3. 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每所学校都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
8 |
8 |
7 |
7 | |
4. 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强教师培训,县级和校本培训取得明显成效。 |
7 |
7 |
7 |
7 | |
5.专任教师中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达到10%以上。 |
8 |
8 |
8 |
8 | |
质量 与 |
1.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
3 |
3 |
3 |
3 |
2. 小学、初中巩固率不低于99%。 |
3 |
3 |
3 |
3 | |
3. 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格率达到90%以上。 |
3 |
3 |
3 |
3 | |
4. 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
5 |
5 |
5 |
5 | |
5.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
3 |
3 |
3 |
3 | |
6.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 |
3 |
3 |
3 |
3 | |
总计 |
—— |
100 |
99 |
97 |
97 |
说明:表中加粗部分为江苏省新增加指标。
(四)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办法》规定,评估认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需对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就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问题,征求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群体的意见。江苏省对张家港、常熟、太仓满意度调查结果分别为95.66%、94.26%、91.55%。我们对三市的满意度也进行了调查,结果与江苏省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
综合以上结果,检查组认为,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检查组将把此次督导检查结果向教育部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报告,提请最后认定公布。
二、主要措施与经验
(一)坚持“三个先行”,切实落实党委政府教育责任
三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摆在教育发展重中之重地位,坚持“三个先行”,切实落实国家及江苏省、苏州市有关政策要求,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坚持理念先行,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惠及人民群众的奠基工程和幸福工程,从政府到部门、从干部到群众普遍形成了办公平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共识。二是坚持规划先行,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签定目标责任书。三是坚持投入先行,把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关键举措,重视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逐年增长。通过均衡发展督导评估,2012年,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义务教育总投入分别达到12.6亿、16.8亿、7.6亿。
(二)注重“三个结合”,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三市根据国家、省制定的办学标准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督导评估指标,落实苏州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六个统一”(管理体制、规划布局、办学标准、办学经费、教师配置、办学水平)政策,注重与学校建设标准化、区域教育现代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机结合,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一是严格执行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督导评估标准,努力将所有小学、初中学校都建成标准化学校。近年来,张家港市累计投入40亿元完成20所村小现代化建设和36所义务教育学校新改建任务。二是结合开展苏南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工作,努力提高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水平,实现区域现代化发展目标。以点带面,由乡镇到县域,由农村到城市,持之以恒不断推进。通过努力,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标准。三是以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注重科学规划并及时调整农村教育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基本实现“城乡学校规划建设一体化、城乡教育管理体制一体化、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城乡教学管理一体化”,夯实教育均衡发展基础。
(三)创建“三个机制”,提升教师队伍均衡配置水平
三市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工作,建立师资队伍的长效补充机制、培养培训机制和交流结对帮扶机制,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水平。一是不断加大教师队伍补充力度。张家港市自2011年开始,科学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师编制,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小学、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17.8、1:10.8,优于省定标准。二是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三市设立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不同级别骨干教师系列,广泛开办“名师工作室”,实施千名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三是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张家港采取区域流动、组团支教、结对挂钩学校互派教师顶岗交流等方式,积极促进教师均衡分布。太仓市采取组建教育集团、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捆绑联动、集体教研备课等方式;常熟市借助学校共同体、协作区等形式,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帮扶薄弱学校提升教师水平。
(四)构建“三个体系”,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利
三市在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入学保障体系、残疾儿童入学全覆盖体系、学生关爱资助体系,保障孩子们平等入学。一是提出“同城教育、同城待遇”,积极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目前,张家港、常熟、太仓分别吸纳3.22万、2.6万、1.8万,分别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45%、32%、40%。张家港市每年根据办学质量考核给予“同城化教育先进学校”10-20万元奖励。二是各设立1所特教学校,为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入学、康复费、营养餐等,给予特殊关爱。目前,三市残疾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9%。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免、补、助、奖”全方位学生助学体系。太仓市从2001年起开办“初中特困生免费教育班”,实行全免费教育。
(五)建好“三个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市作为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市和苏州市素质教育实验区,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校内涵建设为手段,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学校特色发展为目标,建好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建好“第一课堂”,开足开齐各门学科课程。大力推进“阳光体育”和体艺“2+1”工程,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超过90%。二是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好“第二课堂”。推动学校“一校一品”建设,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广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配备专用教室,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品牌。目前,80%以上的学校均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学校特色,如科技、艺术、球类、评弹、楹联、航模等,种类丰富,异彩纷呈。张家港市每年投入300万元实现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公办、民办、乡镇全覆盖,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选择,每天一小时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三是开发校外教育资源,建好“第三课堂”。张家港市投资1.2亿元建立了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开设了100个实践课程。常熟市利用红色景区沙家浜等资源,建立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太仓市各类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基地)有100多个。
三、问题与建议
(一)三市随着外来务工人口急剧增加,公办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适应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进程,完全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仍有一定压力。今后,应强化政府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职责,健全学龄人口变化监测机制,落实适时扩大教育资源的举措,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二)三市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没有完全释放学校自主办学活力的现象。今后,应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标准化与特色化的关系,进一步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合力,多举措鼓励和支持学校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办学,全面形成“一校一品”的文化特色,为更多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教育。
(三)三市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名优教师、优秀校长在不同学校的配置还不够平衡。今后,应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能力素质自我发展、福利待遇提高等方面创设更多有利条件,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进而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特别是名优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制度化定期交流,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的高水平均衡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