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领导和部领导批示精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由国家督学带队的专项督查组,于3月29日至3月31日对微博反映的“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炉观镇青山中学学生住D级危房”一事进行了实地督查。督查组现场核查了微博反映情况和图片的真伪,详细了解了青山中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内部管理情况,并实地调研了炉观镇5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听取了娄底市及新化县关于教育工作的汇报,就督查发现问题和如何做好整改工作提出了督导意见。
一、督查了解的基本情况
(一)新化县情及教情
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隶属湖南省娄底市,属丘陵地带,面积3642平方公里,人口143万,2013年全县财政收入11.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亿元,是人口大县、移民大县、经济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县。
新化县共有公办中小学校502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完全中学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0所,初中60所,完全小学270所,小学教学点131个。另有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专各一所。现有公办教师9017人,学生179133人(其中义务教学阶段学生134974人)。近年来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渐加大,2013年,县级财政投入教育经费达9.3亿元,完成61所合格学校建设,消除危房面积14930平方米。由于新化县中小学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摊子大、底子薄、任务重,虽已消除一大批D级危房,但仍有少数学校没有完全消除危房,仍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学校没有围墙,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较差,校园安全和校舍安全压力大。
(二)青山中学基本办学条件及存在问题
青山中学是一所初中校,地处炉观镇青山管区,辐射16个行政村,其中最远的珑山村距青山中学7.5公里。学校现有教师38人,学生438人(寄宿生32人,均为初三学生。其中女生12人,男生20人),教学班共8个。该校共有三栋校舍,一栋教学楼是1999年通过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项目建设的,共有12间教室,4个教员室,属于安全校舍;一栋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二层房屋,在1999年进行了维修加固,媒体照片中所谓的“窑洞”就是将处于此楼一层的学校原校门过道改建而成的房间;另一栋是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砖混结构二层房屋,这两栋建筑2013年7月被新化县房管局鉴定为D级危房。
青山中学基础设施薄弱,校园无独立完整的建筑围墙,周边夹杂着毫无规划的民房,校内建筑门窗破旧、玻璃残缺不全,电路布线杂乱,32名学生和12位教师在事发前居住在两栋D级危房中,校园安全存在隐患。学校没有供日常教学使用的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专用教室,仅有1间配备电子白板的教室;校园内旗杆锈迹斑斑,标语缺头少尾,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不够重视。校长、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学校内部管理粗放。
(三)前期整改情况
青山中学的两栋旧房早在2009年校舍安全排查时就进入了全县校安工程计划,但因县级财政底子差,校安工程规划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搁置了维修加固。2012年8月31日,新化县将青山中学宿舍改建列入了中小学校舍维修计划,定于2015年组织实施,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投资108万元。还在2012年3月安排专项资金62万元用于食堂建设。2013年7月,新化县教育局接到学校两栋建筑D级危房的鉴定报告后,要求学校立即停止使用,按程序提前启动该校宿舍项目建设,并对该校食堂项目施工滞后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青山中学的新闻报道后,新化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于3月19日在青山中学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月21日,已将学校32名寄宿学生的住宿问题整改到位,学生被分别安排在两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每位住宿的孩子提供一床新棉被;教学楼铝合金门窗更换正在实施;学校食堂建设项目破土动工。同时责成县监察局和教育局对该校校长实施问责,免除其校长职务,并对中心学校和教育局联系此校的负责人启动问责程序。3月29日,县教育局派出工作组到青山中学现场指导开始危房拆除工作,并责成炉观镇政府对该校周边环境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出台了将青山中学和邻近的大新小学整合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调研报告,待通过科学论证、研究报批后组织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二、对青山中学整改和湖南省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建议
(一)就青山中学改善办学条件和内部管理的建议
当地镇政府应督促学校,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加强项目质量监管,尽快按期将学校内D级危房拆除到位,建好青山中学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学校食堂和学校围墙,为学校配备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专用教室,确保学校整改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学校校长应发挥好学校第一责任人作用,对学校现有教学及辅助用房统筹使用,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保障师生日常教学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强化管理责任,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定期排查安全隐患,通过在教室、学生宿舍、操场等场所设立板报橱窗,定期对教职工、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就新化县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建议
县级政府及有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发展,准确掌握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村小、教学点的基本办学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分步实施,尽快改善当地义务教育特别是村小、教学点等办学条件。应加强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管理干部的定期培训,提高学校干部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和问责机制,造就一支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应加强全县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建立和完善鼓励政策,提升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水平。应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部门和队伍,落实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针对群众反映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督查力度,在指导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好推动促进作用。
(三)就湖南省及娄底市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建议
湖南省及娄底市应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对新化县危房改造、薄弱学校改造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督促、支持新化县及青山中学尽快整改到位。湖南省应督促各县级政府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时,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电视电话会议和三部委《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要求,强化兜底思维,统筹部署全市排查摸底和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大力推动各县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校舍、学生宿舍、食堂、饮水设施、厕所等教学和生活设施,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齐短板,保证所有学校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等资源配置基本均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