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抗震救灾英模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7位英模的报告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使会场内外每一位听众、观众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谱写了抗震救灾的壮丽诗篇。英雄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战士用铁血忠诚,描绘了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伟大形象;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召唤,英雄的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灾情面前,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英雄的教师,勇敢无私,诠释升华了崇高的师德和不朽师魂;英雄的学生,用青春的热血,和老师共同筑起了一座座爱的丰碑;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构筑起震不垮的战斗堡垒;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传递的新闻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刚强。抗震救灾英模的高尚情操,令人敬仰。他们不愧为党和人民的骄傲,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这场灾难毁灭了无数人的家园,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再次得到锤炼和升华。
学习抗震救灾英模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全国教育系统要认真组织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事迹,大力开展学习、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活动,为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抗震救灾英模的感人事迹作为生动的德育教材,通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种形式,在学生中迅速开展持久深入的学习活动。激励青少年学生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积极向上,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掌握本领,贡献力量,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断传承和弘扬。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12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