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他悄悄地来了;21年后,他却静静地走了。在医院里昏迷了整整10天,徐立科最终没能醒过来。
徐立科是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初级中学校长。他扎根山乡21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因常年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于今年2月28日晚去世,终年42岁。
徐立科的妻子郑娟飞沉重地说:“也许老天看他干得太累,让他休息了。”女儿则忍着悲痛,特意去买了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送给爸爸,她动情地说:“爸爸,如果另一个世界真的存在,我情愿您再做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徐立科的灵车出殡那天,上千人送别,队伍绵延近2公里,把梁弄小镇几乎挤满了。乡亲们说,徐老师没有离去,他仍然活在我们中间。
4月23日,浙江省教育厅作出决定,追授徐立科“浙江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浙江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同时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向徐立科学习活动。
教学“多面手”
徐立科出生在四明山革命老区余姚市梁弄镇一个普通农家。1988年,徐立科从宁波师范学院毕业,主动选择回到家乡梁弄山区,从此扎下根来。他先后任教于3所初级中学,被大家习惯地称为“阿科老师”。
大山深处的让贤乡中学,是阿科初执教鞭的地方。当时,学校师资匮乏,学地理专业的徐立科被安排教数学。能行吗?面对质疑,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证明给大家看。
第一年,他教的班数学成绩跃居全市前列。家长向他道贺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山里孩子并不比城里孩子差。”
在条件艰苦、师资短缺的让贤乡中学,他一干就是5年,相继教过数学、地理与生物。
1993年,徐立科调到横岙中学任教。同样因为师资匮乏,学校安排他教物理。一切又得重新开始。对此,他没有怨言,只说了一句话:“要做就做到最好。”在他21年的教学生涯中,徐立科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先后任教过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被称为“全科老师”。
当年的学生、现在浙江传媒学院任教的赵建飞回忆说:“徐老师既是我增长知识的引路人,更是我的精神导师!”
赵建飞是徐立科在横岙中学任教物理时的首届学生。1994年,她获得了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此事轰动了整个余姚市。这在当时当地的农村初中是绝无仅有的。
徐立科常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徐立科还总结出了“三心”教育法:思想上因势利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
1995年,初中学科进行调整,有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徐立科便与在梁弄初级中学任教的妻子一起,免费为学生们开办暑假辅导班。一个多月后,这20多名“后进生”成绩大都有所提高。
如今,梁弄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在余姚市农村中学中名列前茅。可是,有谁知道,徐立科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努力。
学校“好管家”
从一名普通教师做起。徐立科相继担任过班主任、团支书、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等职,直至担任梁弄镇中校长,在每个工作岗位上,他都能迅速完成角色转变,并作出应有的成绩。
徐立科常说,他爱学校、爱学生,学校就是自己的家。梁弄初级中学老校长孙建春告诉记者,农村学校大多是寄宿生,晚上需老师照看,徐立科担任德育副校长后,分工负责这方面工作。尽管他在梁弄的家距学校不到1公里,为便于工作,他还是动员妻子和孩子一起住到学校的宿舍里。
20多平方米的宿舍,空间狭窄,给三口之家带来诸多不便。妻子几次提出搬回家,徐立科始终不为所动。每天等学生们都睡下了,他还要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再走一遍,校园里最后熄灯的常常就是徐立科的宿舍。这样,他们一家子挤在学校里一住就是近两年。
2007年,徐立科因工作出色被任命为镇中校长,上任不到一个月他就因过分投入工作而使体重轻了10多斤。为了建设学校的塑胶跑道,徐立科又从繁重的教学管理中抽出时间,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在他多方努力下,财政十分紧张的梁弄镇把需要投资100多万元的镇中塑胶跑道列为实事工作,准备于今年上马。在他去世后,宁波市教育局决定拨出1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与梁弄镇政府一起圆了他建设塑胶跑道的梦想。
梁弄初级中学地处山区,贫困生多,徐立科积极奔走,多方呼吁,争取社会帮助。在他的努力下,学校先后与宁波市侨办、余姚市侨办等单位结成了扶贫帮困对子。近两年来,学校共获得各方面社会捐助30余万元,建设了崭新的电脑教室,改造了化学实验室,并设立了10万元爱心助学基金,帮助许多困难家庭的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
大爱写忠诚
担任校长之后,徐立科该管的事更多了。
“徐校长是累垮的。”梁弄镇分管文教的副镇长谢东海对记者说,今年新学期一开学,徐立科就遇到了一大堆操心事:由于受冰冻影响,学校教学楼的墙砖脱落,楼顶严重渗水,急需维修;配合镇上的排污工程,学校内部设施也要相应改造;还有投资上百万元的塑胶跑道已经立项,具体设计方案还得赶出来。谢东海说,为了这些事,徐立科几乎三天两头跑市里镇上,忙得团团转。
然而,此时病魔已悄悄地向徐立科袭来。他的妻子郑娟飞说,从去年下半年起,阿科就一直头痛,但始终抽不出时间去检查。前些日子,他感到头痛越来越厉害了,到镇上卫生院挂了3天盐水仍不见好。郑娟飞提议,还是去余姚人民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吧,这次徐立科居然破例点头答应了。
2月19日一早,徐立科到学校安排好工作,就开车和妻子去了医院。从梁弄镇到余姚市人民医院需要半个多小时,一路上,徐立科和郑娟飞还在讨论着学校建塑胶跑道的事情。8点35分左右,徐立科撑不住了,他一手抚着脑后,一手握着方向盘说:“娟飞,我不行了。”但最后还是坚持将车停在路边,熄了火。之后,他一下子伏在方向盘上不省人事,嘴角也留出血来。此时,他们距离医院只有500米的路程。
正如该校学生陈茹涵在她写给徐立科的文章《生命的价值》中所赞颂的那样:“为了学校,为了工作,您埋头苦干。终于,巨大的压力把您击垮了。您在去医院的路上突发脑溢血,但您仍在生命尽头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因为,车上还坐着您的妻子。”
徐立科,你用大爱再次谱写了忠诚和责任!你用行动写下了中国教师忠诚的风采!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29日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