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

含泪播种含笑收获

2009-09-10收藏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这是长虹培训中心北川中学校园里的一则路牌标语。很多人都说,这句话是校长刘亚春的真实写照。

  刘亚春,因北川中学而痛楚,因北川中学而闻名。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多,刘亚春无法轻松、无法释然,这位校长正和他的学校一起,在灾难中奋起。

  今年5月12日,投资2亿元的新北川中学在北川县城新址安县永昌镇破土动工。校长刘亚春手拿铁锹,眼含着泪花为新校奠基铲土。

  从地震发生至今,这个坚强的北川汉子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热泪盈眶。

  去年5月12日,北川中学高一(2)班所在的教学楼整体垮塌,刘亚春的爱人和儿子双双遇难。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刘亚春华发满头,但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悲伤。一年多来,他刻意地让自己劳碌,为的是让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冲淡心灵的伤痕与伤痛。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他也会绷着脸训人,但很快就“烟消云散”。他多数时间是和老师学生们在一起,工作之余,大家一起打打球或下盘棋,以此驱逐内心的寂寞。

  “学生是我坚强起来的理由。”刘亚春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教育精神、师生心理、教师队伍、学校课程、校园文化,是北川中学重建的核心。”

  刘亚春很忙,每接听一次电话,都要将手机耳机从口袋里掏出来戴上。他说,这是去年落下的毛病,每天都要打无数个电话,心一直放在学校师生复课上,耳膜受了损伤。

  在刘亚春的规划里,北川中学要分3个三年完成向国内一流民族中学的跨越。

  头三年,重心是重建。第一年,刘亚春准备补充新鲜血液,地震中损失了多位优秀老师。3月份,长虹集团帮助北川中学面向国内招聘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不抓上去,我心里有愧。”刘亚春说。第二年,教师队伍重抓培训,包括与北京、上海、香港等学校进行结对定向进修。“假如学校带不好,我就是罪人。”他说。

  中间三年,是要出成绩的三年。而最后三年,刘亚春的目标是北川中学成为全国一流名校,“许多人对北川中学的关注,是因为灾难。我们北川中学人更希望因为我们的一流办学,而为人所知,受人称道。”

  成为中学校园的长虹培训中心,孩子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随处走走,经常可以看到挂在脸上的笑容。教学区和学生宿舍仍是板房。学生把12人一间的宿舍,清理得干干净净。

  “无论如何,关键还得靠自己。对于老师来说,要教好书;对于学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读好书。”

  2008年7月,北川中学593人参加高考,录取到各类高校496人。今年北川中学432人参加高考,395人被录取。刘亚春说,这就是地震震不垮的北川中学精神。(记者 魏 贺)

摘自:《人民日报》2009年9月10日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