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历:
1978.11--1981.12 南昌卫校大专部公共卫生专业学生
1984.09--1987.07 山西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9.11--1992.12 上海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81.12--1984.09 江西南昌安义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医师
1987.07--1989.11 山西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助教、讲师
1992.12--1998.05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副主任(1994.04--1994.10法国INSERM分子病毒学专业博士后;1995.09--1998.04美国加州大学UCSD公共卫生分子免疫学专业访问学者)
1998.05--2008.05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系主任
1999.05--2000.04 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助理
2003.09--2005.07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2005.07--2009.09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
2009.09-- 苏州大学副校长
兼职情况:
国务院第六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生命科学部免疫学评审组成员;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免疫学会理事长;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基础学科命审题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盟上海市委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委;民盟江苏省委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华职教社社员。
学术成果:
主要从事病毒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首次证实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系免疫耐受形成所致,并创立了以免疫原性复合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途径;创建常遗传背景下的诱导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因素及防治策略研究中有独创性工作;在结核病的免疫特征及潜伏感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上海市重大项目及江苏省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在Nature.Biotech、PNAS、Hepatol、J Immunology、J Virol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1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6项。
奖惩情况:
集体奖:199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三等奖;201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第12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个人奖:1995年获上海市银蛇奖一等奖;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研究类)青年教师二等奖;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5年获明治乳业生命科学杰出奖;2009获上海市2009年十大科技进展;1994年获上海市十佳科技启明星;1995年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1996年获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8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1年获上海市统一战线为两个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获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人才计划:1993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993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8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1999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计划;2005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领军人物;2006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09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2012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009年入选苏州市紧缺人才计划。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