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之一,《指导意见》从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和师风师德、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完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保障高校教师待遇、优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全面细致、切实可行的政策指导。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大学的建设水平和发展高度。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评价等多个方面。高校必须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抓手,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综合改革,积极打造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例如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重引进轻培育等。针对这些问题,《指导意见》在选人、育人、用人等各个环节为高校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指导意见》也再次强调了高校要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不断健全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制度规范,创新师德教育,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秉持的基本原则是“关键在严,核心在实,严有规章,实有机制”。《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断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并在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对候选人师德师风情况进行全面核查。高校应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不断完善人才选聘机制。在人才引进环节,学校应坚决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把关作用,坚持将师德师风评估前置,严把政治关、师德关,做到“凡引必审”。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激励、有要求
履行好立德树人核心使命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要落实好这一要求,就必须在改革中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导意见》要求“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审、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把承担一定量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引导教师聚焦教育教学主业。《指导意见》还要求“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向扎根教学一线、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承担命题监考任务,指导学生等情况计入工作量”,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教育教学表现优异教师的表彰和激励,增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感、获得感、荣誉感。同时,《指导意见》要求高校做好教师的职业发展、教育教学指导等工作。教学经验需要不断传承和积累创新,教学技巧需要相互切磋和精细打磨,高校应持续开展以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的系统培训,尤其是帮助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指导意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通过改革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始终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将教书育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更多元、更包容
现代化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前提是要尊重教师成长发展的规律,为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提供制度支撑。《指导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岗位聘用改革,实施岗位聘期制管理,进一步探索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等管理方式,落实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高校应构建定位清晰、路径明确、合理高效的岗位体系,在管理上更加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从机制上激发人才潜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引导教师根据个人志趣和能力合理规划目标,特别是将自身职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大局中。
《指导意见》要求,“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分类设置评价指标,确定评审办法”“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扭转轻教学、轻育人等倾向,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弊病”。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好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积极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符合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规律、突出质量贡献绩效导向的评价体系,坚决克服“五唯”倾向。要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特色和规律,完善分类评价体系,杜绝“一刀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协同改革,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龚旗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