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夯实体育基础 立足终身发展

2021-04-28 来源:督导局收藏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也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抓手。学校是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学校教育教学事业中,湖里区在加强青少年文化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将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落实政策规范管理

  长期以来,湖里区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校内外竞赛活动、冬夏令营等。在学校管理方面,积极探索“片区管理+挂牌督导+综合评估”的学校督导新模式,形成常态的督导机制。在日常督导过程中,把好的经验及时推广给学校,促进教育层次的提升。在教学管理方面,制订《湖里区中小学教学研训先进校评估实施细则》作为导向,全面落实、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及其管理工作,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在日常视导过程中,根据细则予以检查,做好过程性记录,作为评估的依据,不断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二、教学改革纵深开展

  改革促发展,发展提质量。教学改革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点,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湖里区体育教学以“多维互动、主体体验”理念为核心,做到“一个导向”(多维互动、主体体验)、“三项主攻”(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校本作业优化)的教改实验模式,探索适合区情与校情的特色化实践,提炼与升华校本化教改经验成果。在实践过程中,做到内容有聚焦、形式有优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明确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断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重视“做中学”的“自我建构”和在体验中的生成发展,大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不断推进教改校本化、学科化、多模化,点面结合,以学科主题研讨为主要平台、以试点校持续跟进为着力点。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明确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底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在于集体备课,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按照课标要求,加强教学内容的学科内整合和学科间整合,实行主题教学或模块教学,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同时注重把与学生有关的生活经历、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入教学之中,适度拓展相关课程资源,变“教材”为“学本”。《福建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是福建省根据国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要求,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学指导意见,湖里区教研部门依据该指导意见,遵循导向性、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根据区情,确定各水平、学年教学计划,各校再根据校情细化至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形成一体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各校首先要完成必修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遵循基础性、科学性、健身性、实践性、可行性和地方性等原则确定选修内容和标准,形成学校特色。

  在教学方式变革方面,湖里区体育教学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敢于实践,与时俱进,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随之而来的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都有巨大变革。如何在新时代构建适应未来的学习方式,打造线上线下教学的优质衔接,提高教学效益,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奠定基础?一直以来,湖里区不断通过学科展示、教师课题等方面研究,以课堂效益提升为基本要求,以教学评价为导航指引,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在疫情期间,根据省、市、区关于新冠肺炎的防疫抗疫工作要求和各级主管部门关于线上教学的指导意见,扎实落实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制定区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学科线上教学指导意见、教学微视频及线上集体备课、校本研训要求,供各校参考使用,努力实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掉线的目标,为线下正常开学奠定基础、做好铺垫。在线上教学期间,深入跟进全区线上教学实施情况,指导、促进广大师生化危为机进一步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保证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复学之后,及时指导各校开展线下教学活动,从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等方面给予了指导意见,例如佩戴口罩、上课间距、上课方式、运动强度、课间活动等具体的问题,都让老师们有了明确方向和依据,促进线上线下有效衔接,为提高教育质量再拓思路、再辟蹊径。

  在校本作业优化方面,湖里区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性质,以体能练习为抓手,设计课课练习的课内体能作业和课外练习的体育家庭作业,夯实基础。体能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是生命质量的基础,也是影响学生运动表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素质的发展不是匀速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我们把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叫做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只有根据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特点,采用最佳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提高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减少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为今后运动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以体能发展为抓手,在日积月累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实效性,采用一些简单易行有效性强的活动内容,注重趣味性,以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参与的乐趣,注重综合性,在重点发展学生敏感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同步发展非敏感期体能,避免出现短板。例如,低年级的体能练习以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速度素质为主,中年级侧重灵敏、协调、速度、耐力素质的发展,高年级突出力量和耐力素质。通过设计单人、小组的游戏和竞赛,进行单个动作或组合练习,保证实效性和趣味性。最终通过量变形成质变,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三、内外衔接全员发展

  俗话说,不积洼步无以至千里,运动技能的形成、体能的发展需要日积月累,需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运动技能需要有一个经常练习的环境。湖里区学校体育课程以《福建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设计与实施的主要依据,形成各水平段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统一发展目标,同时,在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家庭作业、体育节等方面的活动内容上形成联动,使学校体育课程实施做到学、练、赛形式上联动,做到课内外联合,让学生能够在课内学习,在课外练习。“练”的方面,在大课间活动中,全校学生做完广播操以后,以年段为单位,根据本年级的课堂教学进度及所教的球类技能、跳长绳等适合大课间活动内容,以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进行活动,定期进行轮换。在实效性方面,通过多种游戏内容、多种游戏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大课间的活动兴趣,进一步提升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且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促进体质的发展。在可操作性方面,由于这些活动内容都是学生课堂上学习过的,因此在大课间活动时,各班班主任或配班老师只要做好组织工作即可,避免了因学科差异而造成的指导困难或者指导错误的情况。体育老师的任务一是做好前期的方案设计,二是在大课间活动时分配到各个年段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事后进一步总结优化。这样的组织活动形式不仅在课内外形成联动,全校的老师也形成了有机的联动,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可操作、可持续。“赛”的方面,每年举行的体育节活动是面向全员的体育竞赛活动,每位学生都是运动员。在项目设置上,我们结合课堂所学内容、课外练习内容开展相关项目的竞赛活动,测总量、计平均,既解决了班级人数不均不便计算成绩的问题,又让学生直观的看到集体的力量。通过有规划、有组织、有实施的课堂学习、课外练习、竞赛体验,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技能、发展体能、体验体育竞赛的魅力,感受运动的乐趣。

  四、精准分析科学诊断

  学校体育工作要全面落实课程设置,开足开齐开好课程,也要树立全面质量观,做好国家、省、市、区、校质量监测。质量监测要体现立德树人,要以能力为导向,既要监测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素养的考查,才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湖里区在深入开展质量监控、反馈与评估过程中,根据各级质量监测的做法和要求,有步骤、有侧重地开展区级教学质量监测,完善以绿色增值评价促进学校发展的科学长效机制,常态做好质量监测工作。在开展区级质量监测过程中,在制订方案前,首先详细解读并且牢牢把握上级质量监测的指导思想和测试要求,根据上级的测试内容,采用同项或异项进行测试。例如,当年本区有抽到上级质量监测时,在开展区级质量监测时采用异项进行测试,不与上级监测内容重复,同时错开监测年级。当年未监测到本区时,在开展区级质量监测时采用同项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当年监测结果进行对比,自我检验。在监测的对象及样本方面,将全区公民办小学纳入监测范围,基于学科特点,根据上级监测的常规做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抽样,监测人员从全区体育教师中抽调,监测过程严格要求,确保监测的质量。在对监测结果分析方面,用数据说话,采用SPSS、EXCEl等工具,进行得分、数值、分布等方面的分析,同时对各校进行显著性差异的对比,做到精准把脉、科学诊断,让监测结果更好的为教育教学发展服务,在监测结果运用方面,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各校发展建议,帮助各校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五、分层培养促师成长

  教师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发挥最终促进的是学生的发展。教研、培训活动是引领教师开展研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渠道,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益的好坏,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途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支点,完善相关机制,是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养的长效策略。我区在教研、培训工作在“精”字上做文章,坚持正确导向,使活动内容更加精准,活动形式更加创新,过程管理更加扎实,成果的提炼运用更加及时到位,真正成为提升教学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日常教研、培训活动中,通过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在促进全体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开展分层分类的教研、培训活动,满足青年教师、各级骨干教师、名师的发展需求,促进优秀教师成长和名师发展,千方百计地培养教师。例如,通过指导名师工作室不断发现优秀教师,帮助其制定发展计划,提供成长平台,促其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组建专项共同体,整合区域资源,发挥体育教师专业特长,形成优势互补,规范内容标准、教学方法,统一教学评价建议,实现区域体育教学的规范有效和统一评价,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区域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通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研究专长开展区级公开活动和送教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学科技能训练、学科工作坊的形式,促使教坛新秀等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为“师德高、技能强、教学好、学生喜欢”的骨干教师,进一步优化青年教师培训培养体系,夯实教师队伍根基;通过新任教师见习期规范化培训,突出师德教育、德育和教学教研常规,帮助新教师打好教育教学基本功。

  六、多方协作共同助力

  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中,湖里区不断引导家长、社会教育机构,树立健康的育儿观念,与学校一起,共同协作,加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让孩子们拥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体质。通过设立体育基地校、城市少年宫等,引进社会体育组织、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运动队教练,充实教师教练队伍。通过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扩展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参加体育社团,既省时又省心。通过校园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拓宽亲子体育互动空间,让小手牵着大手,将运动融入生活当中。通过开设青少年武术团等,丰富校外活动内容,更加广泛推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身体健康是基础,青少年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有条件去实现他们的梦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