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按照“学校主阵、特色牵引、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做好高位统筹,凝聚推进合力。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201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创新素养教育,被列入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要内容。自治区人大、政协始终关心支持中小学科学教育,《关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的提案》被确定为2018年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关于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确定为2024年自治区重点建议。《宁夏教育现代化2035》将“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厅等十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百千万科普”等5项行动。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推进落实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举措,全区上下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阵、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良好局面。
做好课堂教学,深化数字赋能。积极推进中小学跨学科主题教学、集体教研,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增加探究类、体验类、实践类作业并遴选推广优秀案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建成宁夏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汇聚中小学科学类数字资源38万件,建设科学课程社区46个,参与教师1500多人,教师访问量达122万人次。开展“人工智能+创客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线上宣传推介活动,在线参与人数3700多人。鼓励科技类培训机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向全区中小学提供100多项科普活动课程和资源包。
做好资源整合,丰富实践活动。依托各级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校园科普馆等阵地,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青少年科技节、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每年参与学生超过60万人次。创新“馆、校、地、企”协同育人模式,命名2021-2025年度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9家,建设科普智慧校园6个,统筹推动全区200家科普场馆、120多家科普基地免费向学生开放。开展“蒲公英”科学教育苗助力“双减”试点,建设科技特色学校78所,服务学生20万人次。推进家校社共育,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科普展演等,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讲座活动,引导家长参加学生科学实践活动,共同推动科学教育。
做好竞技比赛,推进示范引领。坚持“以赛促学”,围绕全国“白名单”竞赛,定期组织开展10余个全国性竞技赛事。每年举办中小学科学教师和科学实验员技能大赛,参与教师5000多人次,有效提升教师整体专业素养。2024年,4个县(区)和36所学校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数量居西北第一、全国前列。各地各校以此为契机,深入探索中小学科学教育新路径新方式,加快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