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专家引领 专业对标 优化流程 审督并举

——杭州市科学规范学科鉴定,有力推进机构依法办学

2021-12-13 来源:教育部收藏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双减”文件精神和要求,指导校外培训机构准确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服务范围,防范发生假借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实际开展学科类培训服务等逃避监管的行为,杭州市建立了专家引领、专业对标、流程把控、审督并举的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鉴定一般性培训项目837个,疑难培训项目64个。

  一、专家引领,建立专业鉴别团队

  由市、区县(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成立审核鉴定专家委员会,包括学科专家、行业专家和法律专家,也可由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培训行业专家、法律顾问等人员共同组成。市级层面成立学科审核鉴定专家委员会,下设小学语文等17个审核鉴定专家组,负责指导各区、县(市)开展审核鉴定工作。区级层面,成立项目鉴定委员会,主要负责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服务项目的具体审核鉴定工作,实行“专家委员会+专家审查小组+法律专家”联审。

  上城区以学科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研员为主要人员,组建学科、课程、教研专家13人队伍,成立区校外培训课程审查专家委员会。设立学科专家委员领衔的各学科专家审查小组37人队伍,确保课程鉴定过程中,关键学科、关键内容、关键环节实现专业审核人员全覆盖。召集法律专家2名,对课程鉴定标准制定和实施、监管制度制定和执行等开展合法合规性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确保制度合规、实施合法、执行有力。

  二、专业对标,严格审核培训项目

  按照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与要求,根据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标准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制定出台《杭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项目审核鉴定操作方案》,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价四个方面明确审核鉴定标准。

  滨江区学科鉴定组对某机构提交的《七檬科创实验室探究课程》项目进行审核,专家组首先对提交的课程方案、课堂视频、课程教材等材料,从项目开设目的、课程内容以及授课方式几个层面进行审核。审核发现,培训服务内容涵盖数学、物理、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类学习内容,采取学科类知识点讲解等方式进行授课,以学科知识培训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为升学考试服务。同时开展现场听课、实地查验、人员访谈等进一步核查鉴定,最终,综合认定该项目为学科类课程。

  上城区严格按照“目的、内容、方式、评价”四项鉴别依据,对某机构申报的《朗诵表演》开展模糊学科专家联审。专家认为该课程未涉及将学生学业成就与学科类考试成绩作为导向,未将重点放在学科教学具体内容,是以体验式、探究式和综合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强调对朗诵表现的评价,与学科考试和升学无关。最终,该课程被鉴定为非学科类项目。

  三、优化流程,严谨高效有序推进

  校外培训机构项目审核鉴定流程包括自主申报、材料审查、现场审查、结果反馈与备案四个环节。其中培训材料审查工作流程包括培训机构内审、专家委员会外审和教育局审核公布,即机构对照合规要求进行内部自审后,于培训活动开始前,向教育局递交课程规划、培训材料、课程备案表、诚信承诺书等材料,由专家委员会审查;专家委员会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定意见;机构在过审后10个工作日内,将过审内容录入“杭州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经教育局审核无误向社会公布后正常开课。

  在出台课程鉴定标准的基础上,西湖区、萧山区还率先制定赋分细则,按照专家资料审核占比40%,实地核查占比50%,家长评价占比10%的比例赋分,确保主客观相对统一。

  西湖区组织学科鉴定专家组,通过审阅某机构所用教材《典范英语》和现场听课等方式进行综合鉴定。综合认定意见:一是教材内容与英语学科紧密相关,且内容偏难,普遍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对应年级水平;二是机构内张挂学生英语写作作品,涉嫌不恰当诱导学业焦虑情绪;三是现场旁听发现,课堂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未以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组织形式,且课程时长达1小时,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因此,认定该项目为学科类项目,要求立即整改。

  四、审督并举,严厉督查违规办学

  通过课程审核后,需要进一步监督校外培训机构是否与承诺一致开展相应的培训。根据培训机构的实际情况,杭州市采用所有机构全覆盖抽查、对审批为非学科类的机构及重点单位进行驻点检查,每周检查两次的方式,加强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检查督查。上城区在全省率先创新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党建指导员、课程鉴定员、教学督导员“三大员”137人队伍,由全区学科教研员、中小学名优教师、中青年党员骨干教师等组成,明显壮大机构党建、课程鉴定、办学督查等工作力量。确保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学科类培训机构在规定时间段培训,对以各种名义化整为零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违规开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开展彻查。对于日常检查有问题的单位,采取蹲点督查、抄告学校、约谈法人、停业整顿等形式进行整改。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杭州市校外培训机构教材审核规范有序、严谨高效,突显专业性,课程实施严格遵照申报审核执行,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按规开展。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