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试点城市广州: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3-04-04 来源:教育部收藏

  广州作为全国“双减”试点城市,按照“校外治理、校内提质、多方联动、标本兼治”的思路,协调调动各方资源,突出科学教育重点,打通课后服务堵点,推动校内外教育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家长教育焦虑进一步缓解,家校社合力推进“双减”改革的局面基本形成。

  一、发挥科普资源优势,聚焦科学教育。市教育、科技、科协三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市科普资源助力“双减”工作落地行动计划(2022-2024年)》,在“双减”中协同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发挥科普资源优势,全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一是邀请院士在课后服务时间,为师生开展80余场科普讲座,惠及约2万学生,用榜样力量激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二是搭建桥梁,引导科普基地与学校充分对接,日常课后服务期间,基地向学校提供菜单式科学教育;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特殊节点,走进学校开展品牌特色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三是依托特训营、特色夏令营等品牌科学活动助力“双减”。组织科普知识竞赛、天文知识学习竞赛等活动,吸引2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组织有科技爱好及专长的初中学生参加学校暑期科技特色夏令营;组织优秀高中学生进入科学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活动。

  二、推动青少年宫转型变革,提升育人功能。引导全市各青少年宫加快转型变革,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取消学科类班别,调整优化非学科类课程内容,增开各类素养教育班,创建“一生一案”档案袋,共享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与增值性评价结论,扩大优质惠普课后服务资源供给。“双减”实施以来,全市少年宫“可提供学位数”“参训学生数”“开设课程数”“课程复报率”均提升10%。如白云区少年宫学位由 0.75万增至3.9万,参训学生数由 0.56万增至 2.1万;越秀区少年宫增设人工智能、创客制作、非遗文化等特色培训;荔湾区青少年宫每月服务未成年人达2万人次;黄埔区青少年宫开设课程达90余种,其中科技类涵盖VEX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机、航空飞行科创、科学探究、思维实验等多个专业。

  三、借助高校专业特长,加强志愿服务。一方面,结合高校办学特色,组织师生志愿者到中小学提供科技、健康、艺术教育等课后服务支持。如广州大学成功申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音乐),到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教学推广,惠及3000余名中小学生。广州医科大学打造健康教育进校园的实践育人品牌,深入全市30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为10万余人次开展健康教育宣讲。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企业共建“广州体职院幼少儿体适能促进产教融合学院”,实现教学与实践无缝对接。另一方面,依托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和探究活动。如南武中学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教授科研团队指导支持下,激发学生创新潜质,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中山大学组成“科技教育导师团”,按照“依托中大、整合资源;基于课程、平台打造;项目支撑、成果提升;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模式,指导华师附中、中大附中等学校打造云梯计划、菁苗工程、计算机俱乐部、学校科技节等一批科教品牌。

  四、健全制度保障,引导优质资源进校园。一是加强课后服务制度设计,印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全力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遴选准入资质齐全、质量高、信誉度好的机构提供课后服务。全市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非学科类机构278家,引入非学科类机构的学校1017所,占比78.23%。二是建立第三方社会机构评估退出机制,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督。如天河区建立“民主商定—签订协议—公示”流程;荔湾区不定期通过数据核查、实地调研、推门听课、走访座谈等途径,评估课后服务质量;黄埔区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满意度评价。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督和大数据集约管理。构建“基本托管”+“素质拓展”的课后服务模式,基本托管以学校为主体,每天不低于1小时,并落实财政补贴;素质拓展由学校和第三方社会机构合作开展,按公益普惠原则收费。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