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试点城市上海:行业自治 社会共治 汇聚合力助“双减”

2023-04-04 来源:教育部收藏

  上海市作为全国“双减”试点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社会共治力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双减”带来的新变化,推动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一是支持国企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国资国企价格引导、行业规范和市场托底等调控作用,遏制价格过高和过度逐利行为,引导培训市场良性发展。例如,锦江国际集团旗下健生公司与市党群服务中心展开合作,在徐汇、浦东、奉贤、宝山等多个区党员服务中心试点开设非学科类培训公益课程,为社区孩子提供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素质教育内容,助力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不断完善。

  二是建立“助理教师”队伍。支持上海师范大学发挥办学特点和专业优势,充分依托已有“爱心学校”和“晚托志愿服务”等工作基础,开展校外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助理教师”试点,全校12个师范专业的近1000名师生党员志愿者共开出了88门特色课程,涵盖美术、音乐、科技等不同学科,面向社区供给优质、优惠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课程,同时配合机构非正常停业处置、转型或正常停业“软着陆”工作,缓解家长焦虑情绪,降低系统性风险。

  三是打造在线公益课程。上海深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打造全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设置了进校服务课程与在线公益课程,课程分为科普、体育、艺术、综合四大领域,涉及人工智能、非遗文化、戏剧表演、新兴体育运动、安全健康、心理卫生等多类学习内容。自2021年优质课程资源项目展开征集以来,有超过800家开发单位或主体参与项目、8200多门课程递交申报,在线公益课程3002个和进校服务课程1852门在平台上线,为学校教育主阵地输送丰富持续的供给。

  四是强化行业协会自治。上海市重视行业组织在培训市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支持成立了上海市培训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风向标、连心桥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宣传“双减”政策,落实相关举措,提示和引导培训机构规范自身培训经营行为,主动研究转型策略和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强化行业协会公益互助服务,建立“跨界公益互助机制”,协助政府部门应对培训机构非正常停业。“双减”工作开展以来,100多家协会会员共捐赠艺术、体育、科技、职业技能、非学历文化知识辅导、幼儿照护服务(托育)等多方面的课程2500余门,互助课程累计金额达18亿元,审核受理学员申请1.4万笔,帮助近万名学员纾困。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