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四川省创新“先学后付”模式 防范校外培训资金风险

2023-06-25 来源:教育部收藏

  一、创新支付方式,强化家长权益保障

  实行“信用消费”。结合当前信用消费发展趋势,参照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模式,探索微信支付分功能在教培行业的新应用场景,微信支付分满600分以上的家长在管理平台报名培训课程时,可免费开启“先学后付”模式。实行“一课一付”。依托管理平台,选择“先学后付”的家长在报名培训课程时,无需再预缴全部课时费用,而是每上完一节课后付一节课学费,缓解了学生家长的资金压力。若家长因培训质量问题拒绝支付该节课程的培训费用,将由培训机构承担该节课时的费用,最大程度保障家长学员的权益。实行“自助自选”。监管平台同时提供“全额付款”和“先学后付”两种支付选项,确保价格一致,家长可根据自身需要,自愿选择一种。通过“先学后付”模式进行一段时间的购课试听,满意机构培训质量后再全额购课,有效降低家长试错成本,进一步增强购课灵活性与自主性。

  二、创新监管形式,推动机构规范提质

  推动监管前置。由全额预收费的“事后监管”转变为先培训后收费的“事前监管”,将监管端口前移,从源头上化解培训“退费难”和“卷钱跑路”等风险,减少全额预收费带来的退费纠纷。加强违规处置。建立“先学后付”的强制使用机制,在日常巡查中若发现培训机构有违规违法行为,或管理平台风险预警识别到机构资金状态不合格,则责令机构在一段时间内仅使用“先学后付”模式售课,降低机构违规风险。引导良性竞争。“先学后付”让家长的支付行为与培训机构的服务质量、教员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紧密相关,增加了培训机构中途随意变更课程内容、教员、培训场所等行为的风险成本,倒逼机构从注重招生营销转变为注重优化培训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

  三、创新治理手段,构建平安消费环境

  深化信息化治理。“先学后付”率先将微信支付分功能与教育培训行业相结合,由微信平台提供信用担保,依托校外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实施,落实资金安全保障,推动主管部门“足不出户”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降低矛盾化解难度。“先学后付”模式下实行“一课一消”,将家长一次性向培训机构支付的费用额度从几千上万元减少到百十元,降低了培训资金矛盾纠纷化解难度,有助于把矛盾风险消除在萌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转变社会消费观念。通过多渠道、全覆盖开展“先学后付”宣传试点,培养学生及家长安全消费、平安消费的消费习惯,增强学生家长消费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消费保护意识,推动全社会校外培训消费观念的转变。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