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发挥独特区位优势 探索援疆就业新模式

2021-11-26 来源:教育部收藏

河西学院

  河西学院作为河西走廊上唯一的所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审视自身发展,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价值引领,初步探索出了高校援疆工作的全新模式。10年来,每年近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赴新疆就业,有1万多名毕业生扎根新疆,辐射新疆14个地(市)及生产建设兵团。河西学院成为甘肃乃至全国内地高校向新疆输送人才最多的高校,为服务新疆建设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巩固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化三项教育,深度推进援疆就业价值引领。学校立足甘肃省情,确立了“一个学生就业,能使一个家庭脱贫”的就业工作使命。一是深化援疆价值引领教育。学校始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和思考“赴疆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使命与服务国家战略和新疆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每年有1000多名河西学子赴新疆就业。二是深化援疆生涯规划教育。学校针对贫困地区和农村生源多的特点,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积极构建和完善援疆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课程、活动、咨询”三大平台,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援疆主题教育活动,提高赴疆就业的感召力。三是深化援疆示范引导教育。学校多形式开展援疆典型宣传,拍摄专题片《最美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编制《追梦路上》援疆就业故事集,将援疆优秀案例编入就业指导课程,引导更多毕业生奔赴新疆建功立业。

  二、强化三个带动,凝聚促进援疆就业使命担当。学校立足新疆人才需求,着力培育“留得住、下得去、干得好”。一是培育良好品质带动援疆就业。学校立足新疆人才急缺而人才难留的现实,建立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多位一体的援疆思政教育平台,将河西学子吃苦耐劳、踏实认真的品质转化为赴疆就业优势。大多数毕业生进疆就业后,都选择了条件艰苦的地方,且很快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很多学校三分之一的教师都来自河西学院。二是提高人才质量带动援疆就业。将援疆就业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标准培育新疆需求人才,实施《河西学院涉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意见》,抓住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提高学生援疆就业能力,使学生在疆实现就业、立业、成业。三是做大实习见习带动赴疆就业。学校先后实施“实习带就业工程”“千人进疆计划”等多个专项工程和计划,鼓动和激励毕业生赴新疆就业。10年来,派出28批11374名学生开展支教支医实习,带动赴疆就业学生达10146人。河西学子以其“政治可靠、为人朴实、专业扎实、工作踏实”的品质,深受新疆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突出三全体系,不断拓宽援疆就业服务领域。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升华地方高校使命担当和河西学子的家国情怀。一是全面拓宽援疆服务领域。学校发挥以“教师教育、农业生态、医疗卫生”三大民生专业为核心,“应用文理、工程技术”为两翼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选派涉及疆内急需的医疗卫生、农业水利、能源化工等多个学科专业的援疆实习,为毕业生赴疆就业搭建平台。二是全力开拓援疆就业市场。学校实施“情感维护”“校友帮带”等策略,不断拓展与新疆教育、医疗、农业等部门的合作交流,建立实习就业基地150多个,重点联系单位500多个。学校已经成为新疆内地人才招聘的首选高校。三是全程关注援疆后续发展。学校每年赴新疆各地看望和慰问校友,通过举办校友返校座谈会、劝业思享会、立业报告会等活动,与校友共筑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面向未来,学校将凝心聚力实施新一轮人才援疆“十百千万”工程:未来十年,力争与至少十个地州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达成校地合作协议,每年人才智力援疆惠及百个用人单位,每年派遣千名师生参与人才智力援疆项目,十年新增万名毕业生赴疆就业,做实、做大、做强、做亮援疆工作。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