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全员参与 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2021-11-26 来源:教育部收藏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全员参与,健全机制,共促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切实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抓实抓细。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月听取就业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书记、校长多次带队走访学院指导工作开展。二是实施校院两级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学校建立健全学工部门牵头,招生、培养等多部门参与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就业工作格局。三是职能部门和学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就业工作。通过就业动员大会、校友企业招聘、就业辅导等形式,动员鼓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导师、校友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

  二、聚焦“四化”目标,健全指导服务体系。学校以“学生为本、就业育人、服务先行”为理念,以“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精准化”为工作目标,健全完善就业工作三大体系。一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即以就业指导课程为主阵地,全校开设11门职业类通识选修课;以就业咨询、个性化指导、职业辅导为补充,通过遴选首批104位就业创业导师,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建设与就业创业咨询,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的切实需要。二是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即建立校院班三级联动机制,以就业政策、基层就业引导、选调生公务员、简历制作指导、求职礼仪、学业职业规划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模拟笔试面试,职前训练营与基层欢送会等活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三是就业工作精准帮扶体系。即以就业服务精准化、智能化为目标,推广使用就业信息精准推送系统,通过智能匹配学生就业意向、信息接收习惯和岗位需求,实现毕业生数据、招聘信息与毕业生就业意向深度融合,提升毕业生求职成功率。针对法学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形成了“就业引导、强化意识、增强能力、适应转变”等较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做法。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重点帮扶。

  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政策保障。学校以目标责任制为导向,加大目标责任制中就业工作考核比重;实施就业动态台账、就业进展通报、就业工作督导、就业工作奖励、就业人员培训、毕业生赴基层工作奖励等就业措施,确保工作有效开展。二是加强就业引导,强化就业育人。学校秉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强化就业育人实效。一方面,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推动就业指导课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就业育人。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就业云讲堂”、“求职实务大讲堂”等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宣传基层就业毕业生典型事迹,引导毕业生主动到新疆、西藏等艰苦边远基层地区工作。2017—2021年,全校共有1940名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基层就业。三是增强求职风险意识,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学校依托法学学科优势,编写出版《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实用手册》、《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定期与驻地公安部门举办求职安全讲座等,构建“意识为先、能力为重、防范为主、重点援助”的就业权益保护工作模式,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