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加强教育引导 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绚丽绽放

2021-11-26 来源:教育部收藏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办学使命,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殷切嘱托,大力实施基层就业“四大工程”,持续优化“四‘度’保障”,教育引导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并做出了突出成就。2020年,我校2009届毕业生、特岗教师张杰和王秀秀夫妇入选全国“最美教师”,同时评出的全国唯一“最美教师团队”——“凉山支教帮扶团队”中有我校培训学员44名;2007届毕业生彭群浩,投身基层教育14年,入选“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数以万计扎根基层、扎根民族边疆地区的师大毕业生用行动践行“崇文明道、尚诚守德、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为服务农村教育、基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强化引领,实施基层就业“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铸魂圆梦”工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把思想引领有机融入到就业课堂,擦亮“立德树人”育人底色,引导毕业生到基层立业,以青春之我逐中国之梦。研究生支教团持续19年传承接力,从中原腹地到祖国边陲,都留下了师大学子青春奋斗的坚实足迹。2020年赴新疆西藏就业67人,毕业生入伍(士官)36人,报名“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基层就业项目4451人次。4年来到新疆、西藏等地区就业毕业生近500人。

  二是实施“文化育人”工程,鼓励学生“挑重担”。依托“阅享经典 书香师大”等省级优秀思政品牌项目,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校领导专题思政课、就业创业大讲堂等活动,把“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有机融入第二课堂,增强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基层就业的良好品质。

  三是实施“实践育人”工程,助推学生“干得好”。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义务支教等青年志愿者活动,培养在校生基层情怀,锻炼基层工作能力。2020年,学校组建178支重点实践团队,万余名在校生服务群众6万余人;帮扶柳湾村71家贫困户项目“快繁技术在特色中药材种植中的应用—助力乡村振兴”斩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学校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先进集体奖”。

  四是实施“课程育人”工程,确保学生“能干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毕业生就业意向设立“教学型”“研究型”和“应用型”教学模式,分类强化,动态管理;持续20多年开展“师范生基本技能大赛”,施行“顶岗实习”计划,锻炼提高学生基层工作的专业能力。就业指导课获省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自编创新创业课程教材被评为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二、优化服务,做好基层就业四“度”保障

  一是保障基层就业信息“准度”。开辟基层就业信息专栏,实时发布选调生、基层招教信息,微博、微信多维结合,线上线下双线联结,“校、院、班、生”四级联动,精准传达、全程畅通。当年发布招聘信息3427条,平台总阅读量10余万人次。

  二是保障基层就业招聘“力度”。“小规模、多频次、精准化”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确保疫情期间基层单位招聘不间断。全年举办线上双选会20余场,线下双选会7场和基层专场招聘82场,40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近10万个岗位。

  三是保障基层就业服务“广度”。坚持“强化指导、适时引导、主动疏导”的就业指导模式,开展基层就业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培训拟报考选调生、基层教师招教考试毕业生累计9000余人次,为3000余名赴基层就业毕业生发放各类补助600余万元。

  四是保障基层就业学生“温度”。设立基层就业奖励金,发放荣誉证书和实物奖励;建立定期回访制度,组织走访基层就业毕业生。校领导亲自带队,赴新疆探望40多名毕业生和14名支教团成员,赴西藏慰问20余名毕业生,赴省内基层了解乡村就业毕业生工作情况。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