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坚持“精智就业”理念 建好全国教育行业就业大市场

2021-11-26 来源:教育部收藏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15次报道学校就业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学校就业工作进行批示,建议将工作经验向全国推广。学校于2004年和2012年两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是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精准”为目标、以“智慧”为手段、以“内合外联”就业共同体为支撑,建好全国教育行业大市场,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高质量供需对接平台。

  一、精准把握供需,瞄定市场准星

  “精准就业”是市场建设的首要目标。学校紧扣国家要求、社会需求和学生诉求,通过专业化研究、差异化开发、个性化指导提高市场建设的精准度和匹配度。一是专业化研究定位精准。学校成立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就业课题60余项,连续多年发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自主研发研判市场形势的“五角分析法”,通过科学监测深入把握市场规律。二是差异化开发促进精准。学校坚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由校领导带队每年组织60人次实地走访200余个城市的500余家单位,建成了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400个城市3万多家用人单位的数据库。开展“东师信使”校友助力就业专项行动,经过十几年培育,已在全国近百个城市建立“东师信使就业促进会”,成为精准反馈市场动态的观测点和风向标。三是个性化指导确保精准。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就业指导,提出“观念驱动型”就业指导模式,通过课程、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市场认知度,实现“我们给的就是学生想要的”。该模式作为新时代高校就业指导案例被纳入全国就业培训课程多次交流分享。

  二、深耕内合外联,实现共建共享

  “内合外联”是市场建设的基本方略。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成立的东北高师就业联盟市场依旧需求旺盛,凸显了“大船能抵大风浪”的影响力。一是整合校内资源,增加“内合”深度。学校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部门联合促就业”“校院联合稳就业”“师生联合做就业”的一体化工作机制。二是聚合校外资源,扩展“外联”广度。学校作为教育部指定的“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建设单位,主动承担疫情防控期间服务全国教育行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责任,“外联”行业高校和用人单位,连续第19年举办“全国高校毕业生教育人才招聘会”,2020年共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千余家用人单位、全国200余所高校2万余名毕业生参会,提供岗位超过4万个,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

  三、运用智慧手段,助力换挡提速

  “智慧就业”是市场建设的关键支撑。学校坚持“信息创造竞争力”,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市场建设深度融合,实现市场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一是海量数据分析。学校依托“全国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平台,建成覆盖全网教育类就业信息的数据仓库,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市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实时人岗匹配。学校自主研发就业大脑人工智能平台,周期性对全体毕业生开展就业意向调查,实现毕业生参加招聘会、访问就业网、阅读就业信息等求职行为的实时监测与预警,给毕业生提供“专人专岗”的精准推送。三是智能便捷服务。学校以智能便捷为目标,推出远程试讲平台,开通网上签约系统,举办“直播带岗”推介,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智慧就业”模式受到教育部高度认可,被国内多所高校借鉴采纳。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