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汪玉

从0到1,取得原创成果

2022-11-01 来源:《人民日报》收藏

  在清华园,树荫掩映下的几栋红色建筑分外醒目,这里就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所在地。来到四层,叩开房门,只见许多师生正在热烈讨论。坐在讨论人群中间的是系主任汪玉教授。汪玉是清华大学目前最年轻的系主任,业内称他为人工智能芯片的“探路者”。

  1998年,当汪玉第一次踏入清华电子工程系大门时,国内集成电路研究尚属冷门。通过芯片的尺寸微缩,提高速度、降低能耗……在导师杨华中指导下,汪玉的研究瞄准了集成电路领域。

  2007年,博士毕业的汪玉选择留校任教,导师给他提要求:“必须研究跟我不一样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摸索,汪玉锁定了定制应用域加速方向,“那时候从全球范围看,大家都没有找到突破口。”汪玉心里憋着一股劲,“清华人就要敢于创新,做到最好。”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研究,让汪玉充满动力,也推动着他较早提出“深度学习算法—编译—芯片联合设计”的新思路。

  多年来,汪玉的研究视角虽不断切换,但落脚点始终围绕“新变革”。他一直期待,在芯片领域我国可以走得比其他国家更早一点、更快一点。

  做什么样的研究?汪玉心中的答案是四个字——“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让研究成果上“书架”,获得“范式”性科研成果;所谓“立地”,是让研究成果上“货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很长一段时间,汪玉团队的研究成果都没有应用到一线产业中进行检验。2016年,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汪玉将技术成果应用到产业中,并对成果持续优化,很快得到了各方认可。在汪玉看来,科研成果一定要能用、管用,科学研究既要“找准真问题”,也要“真解决问题”。目前,团队正在高能效电路与系统研究领域深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智能驾驶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活力、开放、生机勃勃……对于这位系里首位80后系主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师生们都很佩服。在大家看来,汪玉身上不仅有老一辈科学家严谨负责、踏实肯干的精神,也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敢于拼搏创新的魄力。

  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汪玉眼中,要想解决芯片领域“卡脖子”难题,人才至关重要,需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培养不同研究方向的人才,为芯片全产业链发展添砖加瓦。(本报记者 赵婀娜 陈炳旭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