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通知,认定56个县(市、区)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宁波市北仑区和奉化区名列其中。早在2019年,宁波市江北区就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截至目前,宁波共有3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全省第一。
近年来,宁波把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重点,突出全域一体、全员覆盖、全面发展,实现了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跃升。
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在基本均衡基础上的迭代升级,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宁波通过实施全域整体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个体全面发展“三条路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全域整体发展 推动优质共享
缩小义务教育差距,是实现教育起点公平的先决条件。宁波不断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在教育投入保障上,宁波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2023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超过223亿元,比上年增加6%。中小学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1.5倍以上。安排6亿元市级统筹资金精准支持义务教育,城乡生均经费基本一致。创新建立教师编制激励机制,向“双减”、支教助学等倾斜,去年以来新增编制6797名。连续4年将中小学学位扩容作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累计改扩建中小学322所、增加学位164391个。
在政策导向上,宁波将全市22所优质高中超60%的招生名额,按照学生数均衡分配到城乡学校,从源头上提升乡村学校的吸引力。全市603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覆盖率达100%,提出了教研共建、活动共融、资源共享、文化共生的“四共”目标,驱动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整体提升。
良好的教育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了宁波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2022年宁波获批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三级联动推动各项实验项目;2023年获批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打响“院士之乡”品牌,还成功获批教育部首批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域,全域推进学生综合评价改革。
学校特色发展 促进内涵提升
办好学校,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关键。宁波通过系列举措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全市,推动城乡教育质量同步提升。
在江北区实验中学,每周都有语文、数学、科学学科的“远距同步课堂”,屏幕的另一端有位于慈城镇的江北区新城外国语学校,有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洪塘中学,还有温州市永嘉县水云学校。“我们从2019年开始探索,不同学校的师生隔着屏幕一起思考与探讨,犹如坐在同一个教室学习。”江北区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凌波说。
当前,宁波有382所学校参与“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通过“一块屏幕”将城区优质资源向相对薄弱的偏远地区输送。
师资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宁波通过启动乡村领雁工程、乡村教师培优提质行动,建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设立山区海岛学校特设名师岗位、农村教师特岗津贴和职称评审倾斜等制度,整体提升乡村教师的育人水平。仅2023年,就开展乡村教师市级名师带徒活动、基地学校片区研修活动等360余次,轮岗交流教师1861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的29%。
学生全面发展 充分挖掘潜能
实现多样化育人,对实现教育结果的公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宁波全面推进“五育”并举,为充分激发不同孩子的潜能提供平台。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宁波建立了科学副校长制度,现有7位院士、200余位教授及500余名科技人员担任科学副校长,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全覆盖。定期通过“院士开讲啦”讲座、科学公开课、科普大讲堂等形式授课,已有施一公、王建宇、郑纬民等多位院士为宁波师生开设科学公开课,参与师生超1000万人次。
“孩子们在赛场上奔跑,把我们观赛的大人也拉回到了青春年华!”去年,北仑区举办了中小学生篮球“超级联赛”——“校BA”,创新性地把比赛“搬”出校园,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五育”融合平台。球赛全程进行线上直播,由孩子们担任解说员、小记者、表演嘉宾,参与比赛策划、组织、宣传等,让他们在一个巨大的“项目化学习”载体中实现了综合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宁波成立了全市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创建体育、文艺、美术、劳动、综合5个指导中心,统筹全市各领域素质教育资源,先后开发了近6000门素质拓展课程。“一校一案”优化课后服务,“一生一艺”培养学生特长,多元平台的搭建助力宁波市青少年在科技创新、航空航天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奖争先。
此外,宁波还借助数字化手段赋能学生成长,通过开发大数据平台,采集学生品德表现、学业水平等五大维度数据,为学生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当前,已为全市120万名中小学生生成数字画像,助力师生、家长发现学生潜能,驱动个性发展。(本报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黄雯菁)
数字里的宁波教育
95.3%
2024年,宁波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66.3%,优质幼儿园(一二级)覆盖率81.2%,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5.3%
97.5%
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明显改善,2023年实现达标率97.5%,
优良率68.01%
94.14%
2023年,全市随迁子女入学人数达300430人,符合条件的新市民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4.14%
200所
全面实施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全市中高级职称自主评聘试点学校达到200所,覆盖全学段
83.57亿元
2024年,全市教育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83.57亿元,区域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为98.22%
(数据来源:宁波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