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樊世刚 摄)
今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钱学森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
1934年8月,钱学森怀抱“航空救国”的志向,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生,梅贻琦校长和中国航空委员会钱昌祚等商定派往麻省理工学院就读。为了满足国外航空专业的学习要求,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指派了王士倬教授等4名国内顶级航空专家为他补习航空工程基础知识,到飞机厂参观实习了解航空工业生产过程,直到1935年8月赴美留学。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担负起创建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重任。他建议在清华联合创办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化进修班并亲自讲授“水动力学”和“宇航工程讲座”。1981年,钱学森回到清华参加了70年校庆活动,看到老师们胸前佩戴的清华大学校徽,他深情地说:“我也有一块这样的校徽!”2009年9月5日,经钱学森同意,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钱学森力学班”正式开班,成为清华大学学习贯彻钱学森教育思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举措。
钱学森非常关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今天缅怀钱学森学长,就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青年学生做到“三个紧密结合”,努力造就钱学森式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一,引导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走又红又专、爱国奉献成才之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杰出清华校友的人生轨迹证明,只有胸怀远大理想,自觉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才能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结合专业培养和职业发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促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做到又红又专、德才兼备。
第二,引导学生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理论、发现和创立新知。正如钱学森所说:“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我们要努力强化清华“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完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实践教育不断线,完善实践教育体系,推进教学实习、志愿服务、就业实践等各种社会实践,大力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运用真知、发现新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将来努力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
第三,引导学生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发挥个人的兴趣专长、开发优势潜能。拔尖创新人才往往都是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充分发展的佼佼者。我们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力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和集体建设,不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和课外文化活动,加强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促使学生培养高雅情趣,强健身心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激励机制,以包括“钱学森力学班”在内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为引领,积极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展兴趣和专长,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和潜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