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专栏 > 媒体报道

习钱学森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2011-12-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京大学学生 马克(樊世刚 摄)

  我是北京大学2008级本科生马克,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今年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100周年诞辰,钱老以他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铸就了不朽的“钱学森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在当代,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学习钱学森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内涵。 

  一、钱学森精神引领我们胸怀远大理想,勇于开拓创新

  钱老早年考入交通大学,时值抗日时期,钱老为国发愤读书,先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跟随大科学家冯·卡门继续深造。其间他和导师共同提出了“卡门-钱近似”公式,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钱老大胆探索,勇攀高峰,率先提出了用一枚三级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的设想,之后又前瞻性地提出将核能用作火箭动力的设想,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原创性的学术思想引导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钱老曾说:“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老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的杰出成就是创新精神最好的体现。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一定要向钱老学习,始终秉承科学的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在北大燕园里,也有许多像钱老那样勇于开拓创新的杰出学者。王选院士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徐光宪院士在稀土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这些前辈们的感人故事和创新精神都在感召着我们,引领着一代代北大学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二、钱学森精神教导我们乐于无私奉献,永葆谦虚谨慎

  奉献精神是贯穿钱老一生的品质风范。钱老以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魄力白手起家筹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创立了我国航天科研事业。在短短几十年内使我国成为屈指可数的拥有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技术的国家,跻身世界航天大国前列,创造了奇迹。

  钱老一生成就显赫、功垂竹帛,但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始终认为,真正伟大的是党和人民。他曾说过:“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老的一生是服务祖国与人民的一生,他对国家与人民科技事业的投入,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不愧为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钱老勇于奉献、谦虚谨慎的高贵品质更值得我们青年学子认真学习。13年来,在雪域高原,在大漠深山,在革命老区,北京大学一届届在读研究生,展开了一次次支教扶贫接力,写下了一首首动人的青春之歌。每一个北大学子都明白身上的重担,立志向钱老学习,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三、钱学森精神激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报效国家

  钱老的事迹中贯穿全部的就是他对中华民族、对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片赤诚之心。钱老当年带着“航空救国”的使命东渡北美,经过15年的努力拼搏,成为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他觉得报效祖国的时机已到,不顾美国当局的阻挠,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怀抱。回国后,他满腔热情地投身祖国高科技事业,以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领导航天科技队伍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起来,使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坐拥火箭、卫星技术的航天科技强国。

  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与忠诚,是钱老爱国主义情怀的突出写照。我们青年学子一定要以钱老为榜样,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追求,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秉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奋发有为、成才报国,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创造新的青春篇章。每一个北大学子都应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有所成就、有所作为,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

  钱老的一生是开拓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将毕生的心血全部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为中华民族立下了卓越的功勋。钱学森精神更是钱老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广大青年学子永远学习并不断发扬光大。对于我们青年学生,学习钱学森精神,就是要将这种精神践行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来,严谨求实、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报效国家和人民!

(责任编辑:李佩)

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moe.gov.cn     中文域名: 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