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专栏 > 媒体报道

城镇化提速对学校布局提出新要求

2012-03-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城镇化是整个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性、系统转型过程。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城镇化必然对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

  学校布局属于城镇基础设施规划的一部分,其动态调整须同步于城镇化进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布局,说到底,就是农村中小学在哪里办学的问题,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紧密联系的,受很多因素制约。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学校布局及其调整最为重要和直接的因素。近10年来,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中,这种关系愈发密切。

  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适应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一个时期以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农村乡镇大幅度合并,数量减少,对学校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城镇化带来了人口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大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随父母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对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大力推进城镇化作为新时期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城镇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有效地服务与配合了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战略。

  可以预见,未来的学校布局仍将随着城镇化进程处在动态的调整过程中。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实现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但总体看,我国城镇化依然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达到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将继续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与城镇化动态发展进程相一致,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在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时把学校布局有机地融入其中,统筹安排。同时,要出台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城镇规划和管理,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考虑不同情况下学校布局调整的措施和模式。当然,我们应该注意到我国城镇化发展并不平衡的现实情况,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责任编辑:李佩)

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moe.gov.cn     中文域名: 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