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前夕,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实验中学校长黎峰和12名同事登上了开往榛子乡的车,对在校就读的64名榛子乡学生进行家访。每到一户,在农家的堂屋,在田间树阴下,老师、家长、学生面对面拉起了家常。
和平村805班学生小敏家中,全家人都等着远道而来的老师。班主任刘丹向小敏父母介绍了小敏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家长朴实地说:“虽然我们家以种田为生,经济不宽裕,还要赡养4个老人,但我们一定会供娃子把书念完。”这是宜昌市开展的“走进十万家庭,温暖十万心灵”家访活动的一个场景。
为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日前,湖北在全省70万名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师课内比武、课外家访活动在荆楚大地展开。
倾听800万学生的心声
带去贴心理解、有益启发和心灵触动
每逢周末、节假日,学校领导、教师纷纷走出校园,走进学生的家。这样的场景,在湖北各级中小学如今已经成为固定的“风景”。
天门市乾驿镇中心学校的刘章辉(化名)是一名优秀学生,可近来,她却显得心事重重。老师到刘章辉的家中家访时了解到,章辉还有一个6岁的智障妹妹,家庭生活较为贫困,为此,父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让她倍感压力。
“以前天天交代她,让她好好读书,以后妹妹需要她的照顾,我们老了,也有指望了。”刘章辉的父亲说。通过老师两次家访开导,刘父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并表示自己以后要少说给女儿增压的话,多鼓励女儿。
如何避免家访走形式,真正让教师给家长带去贴心的理解、有益的启发和心灵的触动?湖北天门市教育局组织各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开展三级培训,发放《家访手记》,逐项提出具体的要求。他们提出,家访前,摸清家庭情况,设计“因家施访”方案;家访中,教师态度谦和,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家访后,填写《家访手记》,学校盖章验收,梳理情况,反馈交流。
乾驿镇中心学校校长刘天红说:“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听取家长对教育发展、学校办学、师德情况、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
乾驿镇中心学校辖7所分校,有中小学生3200余人、教职工230名。在家访活动中,中心学校教师走访学生家庭3000余户,教师上门走访的家访率达100%,教师家访参与率达100%,教师撰写家访手记200余篇,建立起学生家访个案300多个,收到家长意见及访后情况反馈表2000余份。
用心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现在,天门市万名教师人手一册《家访手记》,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每页都是感人的故事,每页都是殷切的期待,每天都是深沉的思考。
针对“课外访万家”活动,湖北省教育厅提出明确要求,所有中小学校全部参加、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教师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他科任教师都要参加,覆盖800多万学生家庭;同时做到“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70万中小学教师大比武
培养扎实基本功,随机抽签去赛课
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十堰市郧阳中学根据“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创新岗位练兵机制,坚持全员参与,走出了一条全面提高教师岗位练兵水平的新路子。
为帮助教师上好每节课,郧阳中学开展了开门讲课、周周听课的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课、人人听课、随时研讨的教研氛围,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建立了开放课堂制度、听课记录卡制度、集中评议制度、听课通报制度和听课评议制度等五大保证制度。
该校要求,所有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不得拒绝其他教师听课,同时规定,教师每人每周听课一节,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学科组长,每人一周听课两节;教师听课结束后,要求上交听课记录卡,并在卡上对授课教师提出教学建议,供授课教师参考;集中评议制度,要求同一学科教师每周对本学科听课情况进行集中评议,主要是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听课通报制度,学校每月通报教师的听课次数和接受听课的次数;听课评议制度,教师的听课次数与教师个人、学科组教研组的考评挂钩。
得到实惠的不只是教师。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二学生郭晖说:“我们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探究讨论也变得更加大胆主动。课堂气氛也变得更活跃融洽,老师讲得少了,但讲得精彩了,给我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了,我们参与多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为了避免“比武课”成表演课、作秀课,湖北鄂州市开展全市范围的“教学大比武”,随机抽签确定讲课内容。每位教师参与教学比武的内容不提前规定,具体课题由参加讲课的教师提前24小时到达指定的地点当场抽签确定,同一学科同一天讲课的教师都讲同一内容,随机抽签确定讲课班级,随机选定学科评委,同台比武。
鄂州市教育局局长杨植涛说,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以来,教师们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
以教学和家访为抓手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
“赛课和家访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自身责任和价值,对学生家长、对教育都有了新的认识,我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慢慢成长。”刘章辉的班主任告诉记者。
教师在家访中走进了学生家庭,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了解到了学生背后的故事,拉近了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为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自己也被感动着。
湖北宜昌市雷锋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了学生总数的80%,多数学生学习底子薄,给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家访活动开展以来,全校教师纷纷走进这些学生家里,看到大多数学生在艰苦条件下依然自强不息、努力学习,教师们深受触动。他们不顾路途遥远,或乘车、步行,或坐船、驾摩托,跋山涉水开展家访,长阳县、远安县、秭归县、五峰县和点军区等山区县市都有他们辛劳奔波的身影。
湖北宜昌市教育局局长苏开美说:“家访帮扶架起了家校之间、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学生得到实惠,教师从中得到锻炼,教育从中得到发展。我们将把家访活动坚持下去,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
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郧阳中学副校长左自红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感受到了学校的喜人变化:由被动推门听课到主动开门听课,节节都是开放的课堂,科科都有教研,堂堂都有收获;课堂由低效向高效转变,教师用心备好每节课,每节课都真实朴实而富有成效;教师潜心研究,自我反思,沟通交流,同伴互动,共同发展,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
“这正是我们推进‘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初衷。”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表示,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回归教育的本质,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她说,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就是要以家访为抓手,促进教师践行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素养。通过这两项活动,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把湖北实施素质教育和办人民满意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下一步就是建立检查督导、评估和激励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把这项活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现如今,“昨天的家访顺利吗”,“这周你比武了没”,已成为湖北70万名教师见面的问候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