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落实“三个优先” 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2012-08-16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郭声琨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百年大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对于广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跨越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全区教育科学发展,积极探索符合广西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教育科学发展新路,致力于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和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高地。

  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中优先谋划、布局和发展。一是注重将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特别在贯彻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时,将教育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明确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和主要措施,并制定和实施专项工作方案,扎实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二是注重加强教育规划纲要的编制实施。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实施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10多个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了远近结合、相互衔接的教育规划体系。同时,加强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与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科技和人才等专项规划之间衔接。三是注重完善保障教育发展规划实施的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了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保障教育用地等方面的30多个政策性文件,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教育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取得实效。

  二、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保障教育投入作为重要抓手,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筹措,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有力保障了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是努力拓宽经费来源。除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三项措施外,还减免中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建设的城镇市政建设配套费,从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二是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着力向教育倾斜,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也重点安排教育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2011年,扣除中央教育转移支付后,广西地方财政教育支出365.39亿元,比上年增长35.3%,高出广西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24.7个百分点,高出广西公共财政支出增长幅度8.5个百分点。三是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切实把经费配置好、使用好、监管好,确保把经费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地方。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支持实施教育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和推进教育体制十大改革试点。从2008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达118万人。继续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2011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53万人次,比2010年翻了一番。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90.1亿元,超额完成82亿元的计划任务,进一步夯实了教育发展基础。

  三、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向教育倾斜,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是着力保障基本办学建设用地。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广西教育系统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文件,规定各地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将教育专项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安排教育用地。同时,将教育行政部门列入城市总体规划成员单位,共同审查各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从2010年12月开始,自治区从政府层面统筹实施了全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确保了城镇新区教育用地问题。近年来,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一大批高校大力推进新校区建设,政府部门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办理征用及其他相关手续。目前有21所高校的新校区已经启用,入住学生达15万人。二是着力统筹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资源向教育倾斜。在制定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公共政策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要。加大对未成年人的科技教育,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工作,在重点学科、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科技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体育公共设施,未成年人享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对包括学生食品卫生安全、免疫接种、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营养保健等在内的学校卫生公共服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着力加大社区公共资源和学校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力度。充分开发社区资源,挖掘社区教育潜能,通过设立社区实践岗位、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聘请社区教育校外教师等,建立课外教育网络,优化教育环境。同时,学校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下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将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增进了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了解,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西将按照“促进公平、强基固本、提质增量、改革创新、服务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奋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王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