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天,家住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镇青西村的崔香玉大婶领着小孙女出门,邻居大娘问:“馨彤,这么高兴,干吗去呀?”4岁的小姑娘大声回答:“我上大学去!”
小馨彤眼中的“大学”,就是离家几分钟的大青中心幼儿园,那里有大型玩具,有和蔼可亲的老师,还有香喷喷的午饭和点心。崔香玉大婶说:“能上这么好的幼儿园,孩子老高兴了,放学都不愿意回家!”
幼儿园大门口有个童趣十足的图案——两个成人捧起一个孩子构成大树的轮廓,树上挂满累累果实。这就是铁岭县百树幼儿教育集团的标识。
铁岭市的老百姓都知道,有这个标识的幼儿园就有政府补贴,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收费低、质量高。用铁岭县教育局局长于泽辰的话来说,就是“走出了一条以政府投入为基础、以省级示范园为龙头、以集团化管理为模式的普惠制学前教育改革之路,真正实现了让农村孩子能入园、全入园、入好园”。
风土人情进活动 就地取材成本低
采访铁岭市的乡镇幼儿园,印象最深的除了领导重视、政府投入外,还有每个幼儿园因地制宜为孩子们营造的本土特色教育环境。这里的农村幼儿园,真正办出了浓浓的乡土味儿。
两个椭圆形的草编筒,并排放在低矮的围墙上,开口处放了一只玩具小鸡,记者在蔡牛镇大青幼儿园的“农家院”活动区看到一个陌生的道具。园长许丽芹笑着说:“这是我们东北的鸡窝啊!鸡窝放在树杈和围墙上,我们这儿的鸡会自己飞进去。”再看看围墙上挂的玉米、辣椒、大蒜,围墙上放的南瓜,矿泉水瓶子捆成的坐墩儿上盖着草编的垫子,门口还有一只小狗的毛绒玩具,真是一个仿真的迷你农家院!
旧塑料瓶放倒,横切掉上半部,放上土就是一个简易花瓶,里面种的辣椒、绿豆、黄瓜、向日葵都长出了半尺长的小苗。墙上贴着“黄瓜生长记录”,哪天出芽,哪天长出第一片叶子都有记录。花布缝制的沙包里面装的是米和豆子;手套里塞满棉花,竖起两根手指做成耳朵,画上兔子和狗的模样就成了玩具;碎花布缝制的布条连成长长的毛毛虫,废旧盒子做成了小汽车,酒瓶子、葫芦、石头都被孩子们画成了鲜艳朴拙的工艺品;墙上随处可见布贴画、麦秸画……这些被“请”进幼儿园的材料,就地取材,低成本无污染,既安全又卫生,经老师和孩子们的巧手变废为宝,成了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最佳玩具。
蔡牛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魏丽君说:“少花钱多办事,还能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每次做这些玩具孩子们可开心了。”
很多幼儿园还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辟小菜园、小果园,养兔子、鸽子等小动物,用旧木桩、废旧轮胎埋设梅花桩,深入挖掘农村幼儿园本土特色,把体验式教育搬到田间地头,将风土人情融入日常活动,促进了农村学前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用闲置校舍建园 巡回送教深山村
走进铁岭县凡河镇如意幼儿园,正值孩子们吃午饭的时间。记者坐在中班的小桌子前,和孩子们一起吃了一顿香喷喷的营养午餐。“小朋友知道今天吃的是什么菜吗?”同桌的孩子们争相告诉记者:“熘肉片、瓜片炒鸡蛋、干豆腐炒辣椒。”4岁的董星岐纠正说:“是干豆腐炒青椒!”
宽敞漂亮的教室,楼梯拐角处是五彩缤纷的海洋球池子,院子里是崭新的大型玩具,活动室门外停靠着一辆辆用纸箱改制的小拉车,楼道的墙上挂着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和画给妈妈的感恩卡。这所农村幼儿园的条件一点不比城里的差。
“这是铁岭县最好的幼儿园吧?每个月要交多少钱?”听到记者这样问,院长笑着回答:“我们只能算比较好的,孩子在园里吃一餐两点,每个月收费120元。”
于泽辰介绍说,铁岭县有县无城,辖区内全部为农村乡镇,下辖15个乡镇(场)、216个行政村,现有幼儿园145所,在园人数近万人。以前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相对落后,低、小、散现象普遍存在。“2011年3月,铁岭县调整撤并了10个乡镇的12所农村初中,空出来的校舍转给当地小学使用,而小学部分闲置校舍则用于发展学前教育。这为铁岭县学前教育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使幼儿园的用房、场地得到了满足。目前,全县学前一年、三年入园率,分别达到100%、86%。”
学校布局调整后,铁岭县还新建、改扩建标准化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并完成了农村幼儿园室内外墙体粉刷、维修管道、修建食堂、新建水冲厕所、室内环境创设等工作,改扩建面积达3948平方米,平整户外活动场地2400平方米,新增幼儿学位380个。每个幼儿园都配备了大型玩具、电视、DVD等玩教具。“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前教育了。”于泽辰说。
没有条件办幼儿园的边远山村怎么办?铁岭市的做法是,开展农村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巡回支教点设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行政村,每个支教点配备1.5万元的软硬件设施,在园幼儿享受50元至100元的生均经费补助,给予支教教师5000元生活、交通补助,并享受幼教集团免费组织的业务培训。
设学前专项经费 扶持连锁园建设
铁岭市有重视学前教育的传统,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铁岭市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发展。该市教育局局长高景铎说,发展学前教育的根本就是加大政府投入,保证做到政府投入制度化,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为此,铁岭市专门设立了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和连锁幼儿园建设扶持经费,“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2600万元,根据每个农村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将专项经费以电子钢琴、幼儿推拉床、电视、幼儿桌椅、大型玩教具等实物形式下拨,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高景铎说,设置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我们是辽宁省第一家。铁岭县创建幼儿教育集团这种连锁式发展新模式,主要是在以政府投入为主、公办园基础上的连锁。
今年5月,铁岭县成立了百树幼儿教育集团,首期加盟的幼儿园50家,实行“集团化管理、连锁式经营”,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到2013年末,全县连锁幼儿园总数达到160所,实现近万名学前儿童入园。
百树幼儿教育集团的总部设在省级示范园——铁岭县幼儿园。园长卜俊英说,连锁幼儿园设点的原则是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采取公办、民办并举的方式,申请加盟的幼儿园必须有120平方米以上的园舍、10人以上的幼儿、幼师以上学历的老师和15000元以上的资金投入。经过新建、改扩建及标准化装修达到等级要求后,由集团统一严格管理、考核,按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收费,并享受每年50元的生均经费、12000元到22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资金扶持。
铁岭县教育局语幼股股长朴晶丹补充说:“这种连锁方式就叫作:你来跟我联,政府给你钱。集团成立以来,我们的电话都被打爆了,很多民办园强烈申请加入,加入以后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上档次,老百姓非常认可。”
记者到蔡牛中心幼儿园时,正赶上孩子们午休,幼儿寝室的窗户挂上了粉红色的窗帘,折叠床上,一张张红嘟嘟的小脸,几十个孩子睡得像一屉屉蚕宝宝似的。(本报记者 杨咏梅 刘玉)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