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尝到校企协同创新的甜头

——武汉科技大学探索校企合作“加减乘法”

2012-07-0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入夜后的武汉科技大学,白天的喧嚣早已散去。但是,学校内大大小小的实验室却灯火通明。满头银发的老教授、充满激情的年轻教师、青春洋溢的学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在试验台前讨论、在设备前做着实验。

  这是眼下这所省属高校出现的一道校园新景观。新景观的背后是这所高校终于尝到校企协同创新的甜头:5年连获13项国家科技奖,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稳定在80%以上。

  寻找交集,校企携手做“减法”

  7年前,和大多数省属地方高校一样,武汉科技大学面临许多发展困境: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高层次科研项目少、高端人才引进难……

  困境之下如何突破?一次成功的“牵手”给该校领导启发。经过长达4年的洽谈,2006年11月,“武钢—武科大钢铁新技术研究院”在武科大挂牌。可是,没想到的是,研究院的名称在校内外引发争议:明明是设在武科大的研究院,为什么企业的名字放在前面?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明说,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研究院的不少,但把企业名字放在前面的确实不多。争议之下,校长孔建益说:“高校本身就有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把企业名字放在前面有什么不对?”

  武钢被武科大的诚意打动,随即投入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提出每年投入1000万元科研经费。这次成功“牵手”,使该校找到了突破口——依托传统优势,主动向钢铁企业“借力”。此后两年,校长孔建益亲自率队前往水钢、柳钢等20多家大中型冶金企业寻求合作。

  为回报企业,武科大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的教授担任“科技特派员”,长期进驻企业,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过去,大多是我们找企业;现在,经常是企业上门谈合作。”该校科技处副处长许梦国说。

  以科技服务捅破校企合作“窗户纸”,学校在企业发展中分享“红利”。武钢在与武科大合作的基础上,每年新增合作项目经费1000万至1500万元。水钢自与武科大签订合作协议后,每年都发项目投标书给武科大。“没有校企合作,年轻教师很难接到项目。”该校材冶学院青年教师易正明说,2010年,他获得水钢的一个9万元课题。今年,他又成功竞标水钢的2个项目。

  近几年,该校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迅速增长,其中88%来自生产一线,仅与武钢合作的项目就达300多项,科研经费自2006年起年年过亿,且60%以上来自企业。

  共同研发,校企同步做“加法”

  如何让这种合作成为常态?该校依托冶金学科优势,与企业建战略联盟,与企业同步发展。

  近7年,武科大先后与武钢、攀钢、重钢、涟钢等20余家大中型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结成全面合作伙伴。为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联系,学校成立董事会,邀请全国13个省份12个行业的51家董事单位作为董事会成员。

  短短几年,各种研究院、研究所、实验室、高水平科研平台纷纷落户该校。2007年武科大与武钢建立了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双方投入资金6000万元共建“国际钢铁研究院”;2011年,武钢与武科大签署由武钢投入3000万元建设“武钢—武科大钢铁新技术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的协议;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先后筹建或获批。

  与此同时,针对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学校利用学科优势,成立了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研究中心等,开展节能降耗、环保新技术开发与利用研究。

  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建立为学校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这几年,该校陆续从企业引进10多位教授级高工加入教师队伍,20多位企业老总、近百名高工、30多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武科大。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式的联盟发展,也为学校人才培养注入活力。利用企业资源,该校在企业设立教师实习基地和学生实训基地36个。每年上万名青年教师、学生前往企业锻炼实习,把一线的技术难题带回课堂和实验室。

  企业技术难题成为教授科研课题,教授成为企业技术顾问,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企业新的增长点。张一敏教授及团队主持的“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经多年攻关,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已在国内多家企业使用,创造了十几亿元的产值。

  协同创新,校企牵手做“乘法”

  专利数曾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2006年前,武科大每年获得专利数不过20项。如今,该校教师申请的专利多达上千项,获得专利数每年以30%的比例增长。仅2011年获得专利数就达104项。

  “校企协同创新是培育发明专利的土壤。”4年拥有12项发明专利的该校材冶学院李远兵教授说,他每年1/3的时间在企业,企业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他的发明专利现在全部在企业得到应用。

  企业的难题激发学校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成果为企业解了难。硅钢是各种电器制造的主材,全球只有10多家企业能生产,它影响我国机电和能源产业发展,武钢的高磁感硅钢一直靠进口。武科大参与由武钢牵头的“武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课题,通过联合攻关,掌握了硅钢技术并实现技术再创新,申报专利68项。该成果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仅最近3年,武钢该产品就实现总销售收入184亿元。该项目还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于学校奇迹般的变化,该校党委书记刘华才自信地说:“武科大已经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带动的不只是科研经费的递增,更重要的是形成了高层次成果的“乘法效应”。5年来,该校主持和承担国家“973”、“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70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2010年该校作为省属高校首次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本报记者 柯进 通讯员 程毓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